民国人物志:她用6亿美元遗产换回尊严,却始终等不到张学良的爱情

近史说 5天前 阅读数 10 #历史

于凤至的一生,是民国历史中一段旋律,这段旋律,把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哀歌融合在了一起。她靠着“东北第一夫人”这一称号,被那个时代深深刻于其上,可在爱情与尊严的较量当中,写下了一篇,充满冲突与让步的生命篇章。她的经历,反映出封建礼教之下女性命运所受的束缚,这个时候也展现出在乱世之中,独立精神的苏醒。

少帅和于凤至

01凤命之缚:被预言绑架的婚姻

1897年,生于吉林商贾世家的于凤至,自幼便沉浸在《四书》,《五经》那典雅的教养之中。其父亲于文斗,与张作霖有着生死之交,这为她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十几岁的于凤至

当张作霖听闻算命先生断言,于凤至“凤命千金”之时这位草莽枭雄立刻以政治联姻的思维,将这场婚姻锁定:1916年,19岁的于凤至与15岁的张学良在郑家屯举行了婚礼。这场仪式背后,既没有少年间爱恋的那种微微颤动,也没有平等对话的些许空间。

新婚之夜,张学良以“永不离婚,永不纳妾”这样的承诺去抚慰妻子。不过婚后尚不足一年,他便与谷瑞玉私下定下了终身大事,这充分展露了这场由他人包办的婚姻自身所蕴含着的裂痕。

谷瑞玉也是极品女子

在奉天大帅府那深宅之中,于凤至凭借着比其年龄更为卓越的智慧,将家族矛盾一一化解开来。

她不仅以长媳的身份,主持着中馈,更凭借私房钱,创办了同泽女中与128所新民小学,把教育救国这一理想,深深注入到东北的大地上。

张作霖皇姑屯遇难之时,她以那镇定自若的姿态,秘而不发丧,与日寇巧妙周旋,直至张学良秘密返回奉天,充分展现出在这乱世之中,女性所具备的极为罕见的政治魄力。

不过这些闪耀的时刻,终究是无法遮掩住婚姻所蕴含的苦涩的。当张学良把赵四小姐领回家之时,于凤至所提出的“三不原则”(不冠夫姓,不进入帅府,不享有名分),看上去像是在守护着尊严,实际上却是在封建礼教这种环境之下,正室所做出的无可奈何的让步。

02囚笼内外:从贤妻到股神的蜕变

西安事变之后,于凤至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936年的冬天,那时她正于英国求学,得知丈夫被囚禁后,即刻变卖首饰,快速抵达南京。在宋美龄的官邸前,她长久地跪地,苦苦地求情,不过未获成功,随后决然决定陪伴张学良,辗转于四个省份的囚禁之所。

居住在贵州麒麟洞期间,她不仅要应对长子精神状况出现问题这桩,“糟糕之事”,还要承受特务的,“紧密”监视。

最终由于长时间的忧虑,导致身体抱恙,不幸罹患乳腺癌。1940年,她前往美国就医时,这位出身东北的女性,尽管从未涉足金融领域,却于华尔街成就了,“卓越之举”:她将二战军需品期货市场的行情走势,把握得精准无比,依靠敏锐的洞察力,在短短三年之内,使最初的资本,“急剧扩张”至原本的一百倍,进而成为首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专属席位的华人女性。

于凤至在美国

经济独立并未消解她对丈夫的牵挂。

她在比佛利山庄购置了两栋别墅,屋内陈设,十分巧妙地、完完全全地复刻了沈阳大帅府,甚至连张学良特别钟情的那种藤制家具,都特意从香港定制然后空运过来。

这份执着,在1964年,遭遇了致命的打击——为了成全,张学良受洗成为基督徒的愿望,她含着泪,签署了离婚协议。不过在她的遗嘱中,却坚持以“张于凤至”之名冠名,并且将6亿美元的遗产,全部留给了前夫。

当1990年,她在生命即将消逝之际,缓缓地、轻轻地呼唤着“汉卿”。这时那位于洛杉矶豪宅墙上的老式挂钟,仿佛被定格一般,永远地停留在了奉天时间。

于凤至美国住所,摄于1988年

03命运悖论:历史定位与情感废墟

于凤至的悲剧性在于,她越是努力地去突破时代所带来的局限,越是深深地陷入了传统妇德所编织的枷锁之中。

在商业领域,她凭借着那精准无比的眼光,购入了好莱坞那黄金地段的地产,从而成为了罗斯福夫人沙龙之中的东方传奇;在情感世界里,她却一直牢牢地困守着“从一而终”这般顽固的执念,即便明明知晓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在台湾悠然自得地莳花种草,安享晚年生活,可她依旧还在幻想自己死后能够与对方合葬。

这种情况,在1991年,张学良前往美国扫墓之时,达到了顶点。他缓缓地,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墓碑旁那处空着的墓穴,感慨地说道:“此生无憾事,唯负于凤至。”随后他决然转身,最终与赵四小姐一同被安葬在夏威夷。

历史给凤至带来了两方面的东西,一方面她没得到婚姻的美满,可另一方面她凭借“华尔街的东方女股神”这个身份重新焕发出活力;她遭受着三个儿子过早离开人世的深深痛苦,不过在教育事业里把精神给传承了下去;她最后也没盼到爱情,但是在洛杉矶玫瑰园墓地中那块汉白玉的碑文中,一直记载着那个在乱世中有着超越个人得失的生命韧性的红颜。

张学良和于凤至

正如她晚年所作的诗作《秋夜》中所感慨那般:“秋风萧瑟叶纷飞,独坐窗前心已灰。遥想当年共赏月,如今只余空徘徊‌。”——此株倔强之寒梅,终归在时代的风雪里,绽放出了那独属于其独立人格的清香。

如此强大又深情的奇女子,却最终都没得到心中所爱,属实让人惋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近史说

近史说

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是惨痛、悲凉,还是温度?旭日照常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