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摘银后续:央视发声,教练透露更多内情,本人回应令人心疼

叨哔叨了 1周前 (04-10) 阅读数 2 #体育

文|编辑:叨哔叨了

4月7日,2025跳水世界杯已经圆满完成。

我国跳水队摘下7金4银1铜的好成绩。

与此同时,刚满18岁的奥运三冠王全红婵的表现引发热议。

她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以4.95分之差惜败队友陈芋汐,收获银牌。

成年后的首场国际大赛,全红婵的“发育劫”来得猝不及防。

与此同时,央视特别发声聚焦全红婵此次比赛。

教练组也很关心她的情绪和比赛情况。

对此,她赛后采访的回应令人心疼:曾经的感觉可能找不到了。

比赛的时候全红婵的状态如何?

她在哪一个环节失利了?

全红婵世界杯摘银,教练陈若琳直呼“哎呦”

跳水世界杯决赛已经结束。

但相关话题讨论仍在热烈进行。

尤其是夺冠大热门全红婵摘银。

明明看着挺完美的,为何却以4.95分之差输了?

回顾比赛视频可以看出来。

主要是全红婵第三跳的那一下失误。

还让远在台下教练陈若琳“哎呦”一声。

但是作为外行人来看,根本没看出来全红婵的动作有什么失误。

不过从没有压住的小水花来看。

这一跳确实没有将“水花消失术”完美的展现出来。

究其原因在于她入水角度出现偏差。

导致接下来的动作没那么完美。

第三跳只拿到了75.2分。

落后陈芋汐11.2分。

在竞技比赛上,每一跳都至关重要。

她第一跳拿下84分,第二跳拿下88分,第四跳拿下79.2分,最后一跳拿下88分。

综合看下来,第三跳的成绩不稳定。

导致整体得分被拉低了。

因为运动员每一场比赛都拼尽全力。

他们自然是冲着拿奖牌、金牌来的。

这样更能证明实力,为国争光。

自然,拿到银牌的赛后采访中她说的话让大家非常心疼。

毕竟一路走来,大家都明白她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3月28日是她18周岁的生日。

这场采访也是成年之后的第一个采访。

面对镜头,她展现出了一份成年人的坦然,说道。

曾经的感觉可能找不到了。

是啊,曾经才13岁的她在东京奥运会上一战成名。

成为横空出世的跳水新秀、跳水界黑马选手。

后来,一路在全运会,锦标赛和奥运会上过关斩将。

不到18岁就拿下三金王。

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得主。

进入到18岁这个分水岭。

她以平常心看待,觉得此次成绩在意料之中。

但是网友们可就非常心疼她了。

有的说“以前身形瘦小让人很心疼”。

有人说“没必要永远做第一,轻松享受运动的乐趣就好了。”

有的直接鼓励她,“加油加油,人都是要成长的。”

对此全红婵的态度如何呢?

3月26日,她接连发了18张照片。

并配文“啰嗦了啰嗦了”。

图片中有逛超市的、有戴耳机对镜头自拍的,还有和队友一起做搞怪表情的。

整体看下来觉得她心态还是不错的。

没有被这场比赛引发的舆论所影响。

毕竟得知并没有因为摘银不开心。

看到自己失误的回放画面时露出尴尬一笑。

颁奖的时候,替队友感到开心。

毕竟不管怎么说金牌和银牌都是我们中国队的。

她还总是用笑容面对,认为笑容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为何全红婵觉得此次比赛结果在意料之中?

跳水运动员需要花费精力度过“发育关”

首先是从比赛熟练度来说。

距离她上次参加比赛已经过去了8个月。

也就是说这8个月里,她都是在训练没有比赛经历。

这样一来,从极为熟悉的训练场到正式的赛场上。

她对赛场的熟悉度自然没有之前那么熟练。

估计这也会影响一部分。

其次是跳水运动员必然会经历的“发育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高和体重发生了变化。

连央视都专门发了视频谈论她正在经历身体发育带来的挑战。

既然央视特别提到全红婵体重变化影响动作发挥。

那么教练和她是如何应对的?

关注奥运会跳水比赛的都知道。

2024年巴黎奥运会她获得了10米台双人和单人金牌。

但早在巴黎奥运周期的时间段内,她已经面临发育关。

当时她的身高和体重已经发生变化。

东京奥运会比赛期间,她身高1.43米,才66斤重。

但是到了巴黎周期,她身高长了7厘米,体重涨了7公斤。

别看只是小小的生长发育。

对于运动员来说,就算只长高1厘米。

跳水过程中翻腾速度就会下降。

这种情况在双人跳水比赛中非常不利。

也极大影响了自己的入水时间和动作的完整性。

但是,这是每一个跳水运动员都要面对的。

掌敏洁和陈芋汐已经提前度过了。

而全红婵正要克服这个阶段。

这样看来,我们跳水队教练有充足的经验指导。

教练团队安排陈若琳当他的教练。

陈若琳可是在北京奥运会周期到里约奥运会周期都卫冕金牌的实力派运动员。

她用之前成功的经验给全红婵指导。

据悉,陈若琳为了不让状态下滑。

每天只吃一顿饭,很多喜欢的食物都不能吃。

除此之外她还加大训练强度。

让肌肉和体能保持在极佳的状态下。

全红婵赛后采访说前一段训练不是特别好。

教练陈若琳说出更多训练内情。

长高、变重之后,她最害怕的是207C。

这个动作现需要完成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

但因为体重的变化,水花很难压住。

为了突破这次难关。

队里请了心理辅导师、营养师、体能师等等。

她给自己设定目标。

从每天都在吃的食物中控制,尽量减少食物的摄入量。

与此同时她勤奋练习,每天比别人多练1小时。

好在现在的针对性训练比之前完善很多。

相信全红婵肯定能在身高和体重突长的年纪。

用科学完善的方式迎接下一次的比赛。

结果如何即将在一周之后的加拿大温莎见分晓。

不过,比赛之外全红婵家庭的氛围还是那么好。

就说在4月6日当天。

全红婵摘银的消息很快发酵。

与此同时迎来了很多人的质疑。

觉得接下来可以培养新人了。

她已经是老将了。

自从她摘银之后,有很多不是很好的声音。

还有网友发现了,有一位记者走在前面。

一边摇摇头,一边还笑容灿烂的。

这种行为引起网友质疑。

不过,当天全红婵一家人好像没有太受舆论的影响。

只见4月6日,他们一家人分享了湛江特色木叶塔。

纯手工制作的。

爸爸妈妈和哥哥都出镜,一边学习一边手工制作。

中途还说说笑笑的。

感觉他们的状态不错。

没有被网友的发言影响到。

看见他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感觉真的很开心。

之前他们住的房子是全红婵大伯家的。

全爸还被拍到去湛江看房子。

不知道现在他们是否有属于一家人的房子了。

不过,他们家庭现在确实生活比之前好很多了。

之前全爸全妈为了家里的生计很努力也很拼。

现在在互联网上展现出来的状态越来越松弛了。

不过总体来看,大家还是很关心全红婵的心情的。

结语

当全红婵笑着说出“曾经的感觉找不到了”。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天才的陨落。

而是一个运动员直面成长的勇气。

正如这句话所说:“每次比赛都是和自己较劲。”

这块银牌,或许正是她蜕变为“战士全红婵”的起点。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

2025-04-03——齐鲁壹点——面临更大的“发育关”挑战,18岁的全红婵将如何应对?

2025-04-08——上观新闻——当“发育关”撞上“水花消失术”,18岁的全红婵正在走陈芋汐曾走过的路

2025-04-07——极目新闻——全红婵连晒18张照片:啰嗦了,啰嗦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叨哔叨了

叨哔叨了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