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政坛地震,参议院调查报告揭开逮捕杜特尔特黑幕
马尼拉时间3月27日上午10时,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在国会大厦公布了一份震惊世界的调查报告,针对前总统杜特尔特的逮捕行动存在严重程序违法。
这份长达87页的文件显示,现政府不仅绕过本国司法系统与国际刑事法院私下勾结,更在机场对未抵抗的杜特尔特实施肢体控制,导致其健康恶化。调查披露,菲律宾早在2019年2月17日正式退出《罗马规约》,根据国际法原则,ICC无权在菲境内实施司法管辖。
然而现政府却在未取得最高法院授权的情况下,默许ICC特工携带武器入境执法。更令人震惊的是,海关记录显示ICC特勤人员携带的9毫米格洛克手枪竟以"外交物资"名义通关,这直接违反菲律宾《综合枪支弹药管制法》第8条。
现任总统小马科斯上任后,其支持率从2022年的62%暴跌至目前的43%,而杜特尔特之女、副总统莎拉的支持率却逆势攀升至58%。两大家族矛盾在南海政策上尤为尖锐:杜特尔特时期中菲贸易额增长37%,而小马科斯上台后对美军开放9个军事基地,导致中菲投资协定搁置达11项。
五角大楼4月2日紧急派遣防长奥斯汀访菲,试图通过宣布新增2.5亿美元军事援助稳定局势。但菲律宾大学智库研究显示,民众对美军基地的反对声浪较2023年上升19个百分点。
更讽刺的是,杜特尔特被捕后,其政治盟友在棉兰老岛发起"不服从运动",导致美军在巴拉望岛新建雷达站的建材运输中断三周。杜特尔特虽身陷囹圄,但其政治遗产仍在发酵。
其力推的"大建特建"计划已完成87%的基建项目,而小马科斯力主的军事现代化计划仅落实23%。这种民生与军备的投入差异,使得首都马尼拉出现罕见场景,贫民窟居民手持杜特尔特画像冲击总统府,而中产阶层在金融区悬挂"要发展不要导弹"的英文横幅。
这场政治危机的深层逻辑,在菲律宾大学政治学教授卡里托的分析中显露无遗:"当权者试图用国家安全叙事掩盖治理无能,却忘了马尼拉湾的货轮吞吐量比导弹发射井更能决定政权存续。"随着ICC听证会延期至9月,菲律宾政坛的这场权力游戏,正在考验各方势力的智慧与底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