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我军12人遭炮击活埋,幸存的1人在60秒内消灭了46名越军
在上个世纪,越南曾多次在边境制造流血事件,还迫害中国侨民,解放军被迫展开自卫还击作战,取得胜利后便返回了国境,但越南人却认为中国是被自己打败了,因此追进了中国国境。
随后解放军就发起了收复边境的战斗,战斗中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其中就有战士在战友阵亡后独自一人坚守阵地的英勇事迹发生。

这场战斗中,这位战士在自己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顷刻之间就消灭了46名敌人,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识破伪装当时前线已经进入了十年轮战时期,前线相对稳定,中央调配其他部队轮换作战,打算让每一支部队都参与战斗,骆三贵因此跟随部队去了前线。

刚到前线时,骆三贵所在的部队担任巡逻任务,士兵分两人一组在交通要道进行巡查,由于前线处于对峙状态,双方警惕性都很高,所以基本没有越军能够穿越战线搞渗透。
这天轮到排长李海欣带骆三贵进行巡逻,此时解放军刚刚收复老山主峰,越军正在溃退,后方渐渐听不到炮声了,两人重点巡查通往老山地区的山路。

两人没有因为越军的失败就放松警惕,巡逻时,忽然看见前方迎面走来三个解放军战士,排成纵队走来,两人便发觉人数不对。
李海欣首先警惕起来,他望了骆三贵一眼,骆三贵立即攥紧手中的步枪,李海欣随即迎上去对口令,双方对照完毕之后,李海欣便带骆三贵走开了。
骆三贵小声对排长说,对方口音不太对,李海欣点了点头。

李海欣忽然回头用越语试探着说了一句“缴枪不杀”,那三人以为已经暴露,便立即掏枪回射,原来这三人是伪装成解放军的越军,渗透后方搞破坏来了。
驻守这三人立即被周围赶来的其他士兵抓捕了,事后李海欣和骆三贵解释说,越南人听越语习惯了,反应的会很快,但是中国人不懂越语,只能听懂几个特定的句子,看反应就可以判断是哪国人。

团长夸奖二人心思缜密,单凭口音便分辨出了敌人,之后,李海欣升任了副连长,而骆三贵则出任排长。
战友们看到骆三贵升任排长,都羡慕不已,骆三贵则谦虚的表示,自己只是恰好碰上了,如果是别人在或许做得比自己更好。
不久,部队开始与越军交火,骆三贵随军到前线作战,并得到了新命令。

团部命令骆三贵率领一个排13名战士作为突击队攻击越军驻守的高地,突击队伤亡率一向很高,因此他们撰写了遗书,然后才展开作战。
团长在炮火安排时,将炮火从原来的45分钟轰炸改为30分钟,又要求突击队,炮火一旦停止就马上展开攻击,抢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占领高地,并准备面临敌人的反击。
敌人驻守的高地下有个小溶洞,可以躲避炮火,因此即便长时间轰炸也难以奏效,团部这才决定采用这种出其不意的打法。

战士们立即答应下来,之后在炮火准备开始后就掐着表等待,三十分钟时间一到便冲了出去,在他们身后,大炮的轰鸣也停止了下来。
越军听不到爆炸声后认为这是在引诱他们出溶洞,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急忙出洞,才发现骆三贵已经杀到眼前了。

经过激烈战斗,骆排占领了这里,但战士们也有了伤亡,骆三贵一边将国旗插在高地上,一边招呼大家准备抵抗反击。
但越军并未反击,而是直接采用了炮火覆盖,排长急忙让大家进入溶洞躲避炮火,自己则主动排在了最后一位。

敌人炮火结束后,骆三贵钻出来侦查,果然发现敌人正在展开进攻,便招呼战士们进入堑壕防御,经过激烈战斗,最终将敌人打退了。
之后直到夜晚,敌人都没有展开新一轮攻击,为了防止敌人反击,也为了战士们的休息,骆三贵让大家进入溶洞休息,而自己则在外放哨,战士们还向山下传递了情况良好的电报。
副连长李海欣担心山上的情况,组织部队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增援山上。

不甘失败的敌人选择在夜晚对162高地展开轰炸,骆三贵没有反应过来,他被炮火炸起的土击中了,昏过去滚到了一旁,等他醒来时,发现敌人正在往山上冲。
而不幸的是,猛烈的炮火直接炸塌了溶洞,战士们全部被活埋了,反而是骆三贵得以幸存。
骆三贵立即抓起轻机枪,挣扎着爬起来。

越军经过轰炸后,认为山上已经没有了活人,居然将战士动作抛诸脑后,在山坡上聚在一起庆功。
骆三贵经过仔细观察后,瞄准了聚拢的敌人扔出手榴弹,随后开了枪,一下子打倒了一片人,剩下的越军见状惊为天人,在尸体的撞击下纷纷向山下滚落,勉强站稳的越军便立即对他开枪。
此时李海欣连长看到山上遭到轰炸,情知不好,便立即组织兵力亲自带队向山上增援,而等他赶到时,发现骆三贵浑身是血,而越军则在向山上组织攻击。

李海欣便将越军打退,又把骆三贵送到山下治疗,战士们清点了越军尸体,发现居然有46名之多,被打伤的敌人肯定更多,但难以统计。
但骆三贵带上来的战友们却都牺牲在了溶洞里,之后,李海欣继续执行保卫高地的任务,最终彻底击退了越军的进攻。

骆三贵没有伤到要害,经过认真治疗,最终转危为安。
后续李海欣率部清理了溶洞,并从中挖掘出牺牲战士的遗体,运回后方安葬,党组织为他们授予了烈士身份,并为骆三贵记功。

骆三贵不久回到部队,仍然参与战斗,还将自己率突击队的攻坚经验向大家传授,他希望不要再出现那种战士被掩埋而牺牲的事发生,因此后续战斗都十分注意加固阵地。
李骆两位战士最终都没能活到战后,他在后续坚守阵地作战中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必然会传承下去。

反击作战结束后,中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如今回顾往事,更应该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战争是危险的,但如果有人将战争强加到中国头上,解放军也会毫不犹豫的反击。
战争再一次来临时,必然会涌现更多像骆三贵这样的战斗英雄,牺牲也会更少,而正是这样勇敢的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在和平安定的氛围里。
信源:
纪实文学《轮战》——燕德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