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m切口vs7倍肌酐值!淮安二院微创手术助71岁尿毒症老人绝境重生
71岁的李奶奶(化名)因突发下消化道出血合并慢性肾脏病5期(尿毒症期)于外院止血失败,被紧急转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入院时,患者血肌酐高达746μmol/L,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更危急的是,其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从105g/L骤降至56g/L,出现失血性休克征兆,生命岌岌可危。

患者血管造影影像
面对患者复杂的病情,消化内科副主任乔晓博士团队迅速为李奶奶行胃肠镜检查,发现患者盲肠部存在一处巨大溃疡伴活动性出血。为确保万无一失,乔晓主任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胃肠外科主任赵海剑博士综合患者长期透析的病情,建议术前请介入科进行血管造影检查,以证实出血部位并排除其他位置出血的可能。
介入科朱文阳主任团队随即行动,经精准造影检查,证实盲肠溃疡为唯一活动性出血灶,为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一多学科协作的“双保险”诊断模式,既避免了盲目手术的风险,又为制定个体化方案奠定了基础。

赵海剑主任团队为患者手术
经多学科专家综合评估,最终决定由赵海剑主任团队为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下盲肠切除术。术中,赵海剑主任克服患者长期透析导致的组织水肿、血管脆弱等难题,凭借娴熟的微创技术,仅通过3厘米腹部小切口便完整切除出血病灶。手术全程出血量不足50ml,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
赵海剑主任表示,该患者首先通过内镜与介入造影的“双确认”,实现精准定位;其次突破尿毒症患者手术禁忌,创新性制定围手术期管理方案;最后将微创理念贯彻到底,切口较传统手术缩小70%。术后次日,李奶奶即恢复排气,目前病情平稳,正在进一步康复中。(王惠 王宇 王思雨)
校对 潘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