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连遭两国领空封锁!武契奇专机折戟,俄外交部暴怒开火
2025年5月7日,当拉脱维亚与立陶宛的领空禁令如两把利剑刺入巴尔干半岛时,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专机航线图上赫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红色缺口。
这位坚持要赴俄参加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领导人,不得不在欧盟的警告与俄罗斯的力挺之间,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外交博弈。
空中走廊的突然关闭拉脱维亚外交部以"飞行目的的政治敏感性"为由,立陶宛则以"技术与外交敏感性"为名,联合封锁了武契奇专机的过境通道。
这并非孤立事件——此前波兰与立陶宛已对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实施类似禁令,其专机同样计划飞往莫斯科参加5月9日的红场阅兵。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Telegram连发三条动态,将此举定性为"21世纪的外交劫持",并质问:"当欧盟候选国的主权决策都被当作人质时,所谓欧洲价值观还剩多少可信度?"
此时躺在贝尔格莱德军事医院病床上的武契奇,正经历着身体与政治的双重考验。
5月2日他在华盛顿突发胸闷被迫中断与特朗普的会晤,却在出院后第一时间通过副总理马利向国民宣告:"即便天塌下来,5月9日的莫斯科之约绝不取消"。
这种近乎悲壮的坚持,源自塞尔维亚对反法西斯战争的特殊历史记忆——1941年纳粹入侵南斯拉夫时,塞尔维亚游击队曾牵制30万德军,其牺牲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16.7%。
作为欧盟候选国,塞尔维亚自2012年开启入盟谈判以来,始终在东西方之间走钢丝。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4月的警告犹在耳边:参加莫斯科庆典将导致入盟进程"实质性倒退"。
但武契奇在4月30日的全国讲话中反将一军:"我们不会为虚幻的入盟承诺放弃国家尊严,1945年贝尔格莱德是靠红军解放的,这个事实永远不会改变"。
这种立场获得国内76%民众支持,民调显示塞尔维亚人对欧盟信任度已跌至历史新低28%。
地缘棋盘上的多米诺效应
禁令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发酵:
俄罗斯紧急开放白俄罗斯领空作为替代航线,克里姆林宫宣布将派出图-214专机护航。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声援称"领空封锁是现代版铁幕"。
土耳其外交部则提议召开黑海国家紧急会议。
更值得关注的是,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强硬表态:"如果必要,我将驾驶米格战机穿越封锁线",这种戏剧化宣言在TikTok上获得超过500万次转发。
在这场空中封锁与反封锁的较量中,武契奇的专机能否如期降落在莫斯科茹科夫斯基机场,已成为检验欧洲地缘政治韧性的试金石。
正如《经济学人》评论所指出的:"当领空成为意识形态战场,每架飞机的航线都是21世纪新冷战的等高线。"
此刻在贝尔格莱德总统府,工作人员正反复测算绕飞黑海的备选路线——这条多出来的1270公里航程,或许将成为改写欧洲权力格局的最短距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