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人到中年有“4戒”,能做到的越多,身体或许就会越健康


►
本文143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中年人最怕什么?不是没钱、不是没房,而是身体突然“掉链子”。你可能刚刚升职加薪,孩子也逐渐长大,可身体却开始偷偷“罢工”——血压升了、肚子大了、睡不好了、连走两步都喘气。别以为这是自然规律,其实很多问题都是“作”出来的。
人到中年,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能折腾了。这时候,有4样东西必须戒掉,越早戒,越能保命。别不信,我们一步步说清楚。

中年发福,不是胖那么简单,是疾病的信号灯在狂闪。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18岁以上居民中,超重率达34.3%,肥胖率为16.4%。而肥胖直接关联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甚至癌症。
很多人嘴上说“少吃点”,手上却在夹五花肉、喝奶茶。实话说,你吃进去的每一口高油高糖,身体都记得清清楚楚。中年后基础代谢率会逐年下降,你吃的热量不减少,就只能堆成脂肪。

建议:戒掉高糖饮料、油炸食品、宵夜习惯。吃七分饱,多吃蔬菜、粗粮、优质蛋白。不是让你吃苦,而是让你少受苦。
2. 戒“懒”:久坐不动,百病缠身“坐”是一种慢性自杀。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5年就提出:久坐已成为继高血压、吸烟之后的“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你没看错,光是“坐着”,每年就能“坐死”200多万人。

很多中年人白天坐办公室,晚上瘫沙发,看似在“休息”,其实是在“透支”。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脂肪堆积,代谢紊乱,慢慢地,三高、心脏病、腰椎间盘突出统统找上门。
建议:每天至少活动30分钟,哪怕只是快走。坐1小时就起来动一动,别指望周末健身房补回来,身体要的是“日常激活”,不是“偶尔爆发”。
3. 戒“气”:控制情绪,才是最大的养生中年人最容易“气出病”。你可能觉得这话玄乎,但医学上早有证明。中华医学会指出,长期情绪压抑或波动大,会增加高血压、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尤其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大,家庭矛盾多,很多人表面强撑,内心却早已千疮百孔。心梗、脑溢血来得快,很多就是因为一时情绪爆发。
别再说“我忍得住”,情绪不是藏得住的毒,是会反噬身体的刀。建议:学会疏解,不压抑。找朋友倾诉、运动发泄、寻求心理咨询都可以。别觉得矫情,中年人最怕的不是崩溃,而是明明崩了还在强撑。
4. 戒“夜”:熬夜不是硬汉,是慢性自杀不睡觉,真的会死。

2022年《中国睡眠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平均睡眠时长仅为6.92小时,远低于推荐的7-9小时。而睡眠不足,已被明确与阿尔茨海默症、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和抑郁症相关联。
你以为熬夜加班是拼搏,实际上是在透支未来。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肝脏解毒紊乱,内分泌失调。别觉得年轻时能扛,中年后身体的“修复系统”已经开始变慢,熬一次夜,身体得花几天修补。
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拒绝蓝光刺激,建立固定睡眠节律。睡够了,身体才能修复;睡不够,免疫力天天掉线,疾病就等着上门。
越戒越健康,不是鸡汤,是现实
很多人一听到“戒”,就觉得是苦行僧。但你要知道,真正的享受不是透支,而是掌控。中年人不怕苦,怕的是苦得没意义。
你辛苦赚钱,最后却花在看病上;你熬夜加班,最后命都搭进去,值不值?你能戒掉的越多,身体回馈就越多。不是你配不上健康,是你还没下定决心。
最后的话,直给:中年的健康,是一场自救。别等身体亮红灯才后悔,该戒的,现在就开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