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或达成关税协议,不到一天时间,坏消息传来,中国对印出重拳

白晴聊历史 4天前 阅读数 0 #历史

美印传出即将达成关税协议的消息后,不到24小时,局势急转直下——一个重量级“坏消息”突然传来,中国方面迅速出手,动作之大、节奏之快,令人措手不及,究竟是巧合,还是蓄谋已久的反制?

美国和印度的贸易谈判动向备受关注。

消息人士透露,双方已在过半工业品进出口关税问题上达成共识,印度还考虑取消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关税,并扩大能源采购以缓解贸易逆差。

美国财长更是放话,印度可能会是第一个与美国达成新贸易协定的国家。

表面上看,两个贸易逆差大国走到一起颇有些不合常理。

美国的逆差源于金融化导致制造业衰退,而印度则是因为制造业羸弱不得不依赖进口。

美国靠美元霸权薅全球羊毛,印度则是薅跨国公司羊毛。

可为何此时印度却主动示好,想方设法向美国靠拢呢?

这背后有诸多缘由。

首先,印度经济虽然总量庞大,但人均水平仍然偏低。

它迫切需要外部市场和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资本输出国,自然是印度梦寐以求的合作伙伴。

其次,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野心不小,它渴望获得与自身体量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而美国无疑是通向这一目标的捷径。

靠近美国,印度不仅可以在经贸往来中分一杯羹,更可能获得美国在印太地区事务中的支持。

事实上,印度急于与美国达成协议,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考量。

长期以来,印度将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

如今中美贸易战方兴未艾,印度认为这是搭美国便车,抢占中国在美国市场份额的大好时机。

即便减少对美逆差可能加重自身债务负担,印度也在所不惜。

毕竟在他们看来,遏制中国的崛起才是头等大事。

事实上,这种政治驱动的经贸决策并非首次出现。

历史上,苏联与古巴的"糖-枪"交易,美国与日本的协议,无不打着经济的幌子,行着政治的算盘。

在大国博弈中,政治利益常常凌驾于经济考量之上。

而对于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既要追求经济利益,又要兼顾战略自主,无疑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难题。

美印走近,中国岂能坐视不理?就在消息传出不到一天,中国商务部便宣布对印度出口的农药原料氯氰菊酯启动反倾销调查,并决定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

这一连串组合拳,明显是向印度发出警告:不要轻易站队美国,否则后果自负。

从中印经贸关系的角度看,中国此举可谓用心良苦。

近年来,中印贸易额屡创新高,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国。

中国不仅为印度提供了大量优质廉价的消费品,也是印度许多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料供应地。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成为印度出口的重要市场。

可以说,中印经贸合作已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任何一方的贸然行动都可能打破这种平衡,损害双方的根本利益。

中国此举,并非担心失去美国市场或出口受创。

以印度当前的工业能力,供应国内市场都很吃力,还谈何在国际市场上与中国竞争呢?中方真正的考量在于,印度此举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势必影响其他国家团结一致对抗美国关税霸权的决心。

另一层考虑则是中印产业链的微妙关系。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低端产业逐步向印度等国转移。

中印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但如果印度一意孤行,中方在这些领域尚有许多牌可以打。

事实上,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中印两国更应该探讨的是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而不是一味地竞争。

中国在资本、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与印度在劳动力、市场潜力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完全可以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效应。

这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当然,这需要双方都抱着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态度,而不是把对方视为威胁和对手。

单纯的经贸视角还不足以完全解释中印美三国微妙的互动关系。

从地缘战略层面看,美国重返亚太,积极拉拢印度就是为了制衡中国。

美印走近本质上是美国的印太战略需要。

而中国对印强硬,也是在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

这场大国博弈,经贸只是一个切入点,背后的地缘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全球霸主地位面临挑战。

为了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美国不断强化与日、韩、澳等传统盟友的关系,并积极拉拢印度这个潜在的战略伙伴。

从"重返亚太"到"印太战略",美国的战略重心正在向亚洲倾斜。

而印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大国潜力,无疑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关键一环。

中国对此自然有着清醒的认识。

一方面,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通过对话合作化解分歧,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另一方面,中国也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营造良性互动的地缘环境。

在中国看来,地区的繁荣稳定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任何一方的独断专行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在这场多维博弈中,印度无疑面临艰难的战略抉择。

倒向美国,既有经济风险,又可能刺激中国在边境问题上强硬;与中国合作,又担心失去在美国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中的机会。

如何在中美之间周旋平衡,维护自身利益,是摆在印度面前的一道难题。

归根结底,印度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稳定、开放、包容的地区环境,让自己能够专注于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

任何影响地区稳定、加剧对抗的行为,从长远看都不符合印度的根本利益。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印度理应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中美两国,既不过度迎合,也不完全对抗,而是立足自身,追求多元平衡。

唯有如此,印度才能在大国博弈中赢得主动,实现自身的崛起梦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白晴聊历史

白晴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