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蜀后,邓艾在刘禅宫里发现一件东西,才知诸葛亮为何救不了蜀国
在公元263年那会儿,邓艾带领大军都打到城边了,蜀汉的刘禅压根没抵抗就投降了。曾经风光强盛的蜀汉,就这么没了,宣告灭亡。
不少人纳闷,刘禅为啥不据守城池呢?这说不定还有活路。史家通常把这事归咎于谯周等大臣,认为是他们劝刘禅投降的。
实际上,刘禅可不似《三国演义》里所呈现的那般窝囊。他有苦衷,只是这苦衷难以说出口,背后的复杂情况,远非表面所展现的那般简单。
【凋零的蜀汉】
蜀汉势力最强盛那会,不光有威名远扬的五虎大将,还有好些实力不错的武将,兵力达十多万。虽说军队战斗力和曹魏比稍逊一筹,但比起东吴,那还是明显更厉害的。
但自樊城之战起,蜀汉,确切说是刘备,运势便急转直下。此前或许还算顺遂,可这场战役成了转折点,此后遭遇诸多不顺,局势变得愈发艰难起来。
樊城这一战,起初关羽靠水淹七军,大获全胜,俘虏众多,名声响遍天下。可随后东吴不讲武德突袭,形势急转直下,关羽只能撤离,最后败在了麦城。
关羽死后,刘备伤心欲绝,决心给关羽报仇雪恨。即便朝中大臣纷纷阻拦,他仍执意发动夷陵之战。然而,就在大战即将开打前,刘备的铁哥们、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也不幸去世了。
刘备并未因张飞死去就打退堂鼓,恰恰相反,这事儿让他下了更坚定的决心,非得发兵去攻打东吴不可,像是要把失去兄弟的怒火都发泄在东吴身上。
结局如何?夷陵之战时,陆逊以火攻烧了刘备的连营,蜀军伤亡惨重,蜀汉实力遭重创。刘备又气又急,就此病倒,没办法,最后只能在白帝城将后事托付于人。
刘禅登基后,诸葛亮全力辅助。可首次北伐时,赵云不幸离世。后来,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行军途中,也因病去世。
正因如此,蜀汉后主刘禅只能亲自理政。客观来讲,刘禅作为二代君主,是具备一定能力的。虽比不上孙权,但比起晋朝那几位皇帝,还是更胜一筹。刘禅的脑子还是挺灵光的。
刘禅对待朝中大臣,有的打压,有的提拔,没花多久就把控了蜀汉大权。他虽不是那种勤恳操劳的皇帝,可也履行了皇帝该尽的职责,正因如此,蜀汉才又维持了几十年。
从这情形看,蜀汉那时将才渐少,国力也在走下坡路。可即便如此,邓艾那支侧翼部队,也不能轻易就打败它。明明尚存转机,刘禅为啥选择投降呢?
【邓艾的发现】
实际上,这问题始终纠缠着邓艾。身为此次奇袭计划的策划人与实施者,他心里明白,自己所做之事风险极大,每一步都如同在悬崖边行走。
他这般行事,并非心里有底,实在是没别的法子。他跟钟会关系不咋地,要是不能搞出点突出功绩,往后晋升封赏压根就没他的份儿。
依邓艾估计,他获胜几率仅两三分。为啥呢?主要是他带领的士兵数量有限,兵力不足,这使得他能取胜的可能性不高。
他本已打算在成都跟蜀军来场恶战,可等他率军到了城下,刘禅居然啥都没抵抗就投降了。如此一来,灭掉蜀国这最大的功劳,轻而易举就归他了。
邓艾心情颇好,就没刁难蜀汉的君臣。接管城防后,他径直去到蜀汉皇宫,把宫里的物件一一做了清点。
他翻开蜀汉记录人口情况的本子,一下子呆住了。本子上记着,蜀汉总人口连一百万都不到,可当兵的居然就有十万。
通常,一个国家军队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多在1% - 2%。秦朝因常年打仗,军队占比达6%。可蜀汉军队占比竟高达10%,这种情况极不寻常。
这么讲吧,蜀汉当时基本把能打仗的全派去参战了,留下的净是老弱妇孺。就靠这些人,能凑够税赋?邓艾觉得不太可能。
按邓艾的经验看,蜀汉一直靠过度消耗百姓力量,才勉强撑到现在。怪不得刘禅直接投降,他心里明白,蜀汉那时压根就没胜算,再战下去也只是徒劳。
【被诸葛亮掩盖的真相】
一直以来,在大家印象里,蜀汉实力比不上曹魏,可比起东吴那强太多了。不然的话,诸葛亮哪能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北伐行动呢。
实际上蜀汉表面看着强大,内里已很虚弱。当时的蜀汉,不过是徒有其表,实力上早没看着那么厉害,呈现出看似强大实则内里空虚的态势。
蜀汉国力最鼎盛之际,便是刘备刚拿下益州那会儿。攻打益州时,刘备没折损多少兵力,就好似白得了这么一大块“肥肉”,益州的获取对蜀汉壮大意义非凡。
那会儿刘备气势十足。起初打算领兵跟东吴干仗,可一听说曹操占领汉中,对益州构成威胁,他立马改变方向,在汉中与曹操展开一场大战,那劲头,仿佛谁都比不上他。
汉中之战是个关键转折点。到了战事后期,蜀汉这边兵力和粮草都不足。后勤负责人诸葛亮没办法,只能竭尽国力,让男人们都去打仗,女人们负责种地,老人们则承担起运送粮草的任务。
这一仗,蜀汉勉强获胜,实则元气大伤。当时蜀汉已累得不行,国力损耗严重,得花上十几年时间慢慢调养恢复,才能让国家重新振作起来。
恰在这个时候,关羽在麦城遭遇大败,局势急转直下。蜀汉这边,眨眼间就把荆州给弄丢了,这一变化对蜀汉影响巨大。
刘备口口声声要给关羽报仇,可关羽220年1月离世,刘备到221年7月才正式兴兵攻吴。这中间差了一年半,为啥拖这么久?明摆着,那时蜀汉没能力马上出兵。
实际上,刘备为打夷陵之战,倾尽国力,动员全国兵力,才勉强凑出不到十万大军。可陆逊一把火,烧没的不光是刘备的营帐,连蜀汉仅存的那点战斗实力也给毁了。
打这之后,诸葛亮虽多次兴兵北伐,但本质是借进攻来防守,规模都不大。如此一来,蜀汉国力长期得不到恢复。每次北伐没能真正扩充实力,反倒让本就不雄厚的家底难有喘息发展之机。
诸葛亮一离世,刘禅和姜维本事不及他,蜀汉局势愈发糟糕。到了后期,蜀汉人口不到百万,军队占比却超一成。照这态势,哪怕曹魏不进攻,估摸再过十几年,蜀汉自己就得玩儿完。
刘禅到魏国后,确实“乐不思蜀”。在那儿,他无需每日提心吊胆,还能享受荣华富贵,相比留在蜀国坐以待毙,显然这样的日子舒坦多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