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焕新老街成“顶流” 常德河街这个“五一”人气爆棚

尚一网 21小时前 阅读数 6 #推荐

常德日报记者 姜美蓉

悠长的石板路、林立的商铺、如织的游人……今年“五一”小长假,常德河街以日均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的亮眼成绩,成为常德文旅市场当之无愧的“顶流”。这条承载着千年沅水文化的老街,通过“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历史场景青春焕新”的创新实践,为游客呈现了一场“古今碰撞、主客共享”的文化盛宴。文化基因激活流量密码长桌擂茶宴、中华传统文化展演、汉剧折子戏、国潮巡游等活动轮番上演,老街上市井味与烟火气交织,宛若一幅新时代常德版的“清明上河图”。“五一”小长假首日,常德河街迎来了客流高峰,共接待游客24万人次,单日和瞬时客流量双双刷新纪录。5月1日,春秋广场上的擂茶宴率先拉开节日的序幕,游客除了可以体验擂茶制作,还可以品尝到蒿子粑粑、酱板鸭等非遗小吃。5月2日,绵延几十米的长桌宴热闹非凡,几十种钵子菜构成“舌尖上的常德地图”,武汉游客高先生开心地表示:“没想到一把可以尝遍常德地道风味。”“五一”小长假期间,由本地专业演员带来的汉剧高腔、常德丝弦等经典戏曲在常德河街上演,吸引游客驻足,鸳鸯走马楼里人潮涌动,观众喝彩阵阵。“真好听!原来常德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站着听完一出折子戏,江西的游客谢春仍然意犹未尽。“这地方它在哪里,哪里有这么一个好地方?这地方的名字就叫常德,常德是个好地方……”在扬琴等乐器的伴奏中,常德特有的“咿儿哟”丝弦调余韵悠长,来自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蒋英杰观看时一直在拍摄:“没想到常德戏曲这么有感染力,演员眼波流转间仿佛带我们穿越百年。”据悉,常德河街现有擂茶、麻质画、桃源木雕等几十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驻。鸳鸯走马楼展出10多个常德本土非遗代表性项目和百余件非遗文创产品,常态化展演澧水船工号子、常德丝弦、常德高腔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有传承的文化基因,激活了流量密码。正如外地网友“潇湘行者”所称:“这里老建筑会‘说话’,老手艺能‘圈粉’,正是文旅融合该有的模样。”沉浸式场景打造消费新生态身着长衫的青年学子、绣娘船工擦肩而过,这是一场流动的史诗,观众亦是剧中人。5月1日晚,随着常德河街大型行进式实景剧《常德往事》首场落幕,演员与观众沉浸式互动的视频刷屏朋友圈。作为第四届常德旅发大会的“重头戏”,《常德往事》首场公演便引爆游客热情。这场以“水陆空三维舞台+增强现实技术”为核心的演出,用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叙事,让观众跟随沈从文先生泛黄的日记本,走上五次出入常德河街的漫漫时光路,触摸1921年河街青石板上的初见、感受1934年《湘行散记》里的烟火人间。“观众从登船那一刻起,便成为河街故事的亲历者。”来自长沙的游客李悦边录视频边感叹。NPC巡游项目成“流量发动机”,身着改良汉服的演员沿麻阳街巡游,霓裳羽衣与街巷古建碰撞出别样风情。与游客互动时,演员们即兴表演常德丝弦《刘海砍樵》,带动周边汉服租赁店生意火爆。五四青年节当天,常德河街举办“青春传承”主题活动,以现代舞展演、非遗展示与国潮巡游相结合的方式,展现青年群体对五四精神的创新诠释。舞者在神鼎门广场以Breaking动作定格“还我青岛”历史场景,非遗展区推出的皮影戏将经典IP与青年主题结合,令一众年轻游客大呼过瘾。“既有现代舞蹈,又有非遗皮影,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假期!”本地大学生王晨坦言。“常德河街虽然是景区,但是商品的价格亲民,钵子菜味道很好,这次来常德的体验非常棒。”武汉的高先生给常德不吝点赞。最早进驻常德河街开钵子菜馆的商户黄建刚开心地感叹:“这些年见证了河街晋级‘顶流’,生意越来越红火,‘五一’这几天所有人都是从早忙到晚。”文化焕发,老街成“顶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常德河街累计接待游客突破80万人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尚一网

尚一网

尚一网关注常德本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