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千万人爱慕,被孤独杀死:玛丽莲·梦露

镜与潭 2天前 阅读数 7 #推荐

她拥有令全美疯狂的美貌,却从未拥有过一个安稳的怀抱;

她是无数男人的梦中情人,却在深夜独自吞咽孤独;

她站在好莱坞的巅峰,却始终活在无人理解的深渊里。

玛丽莲·梦露的一生,像一场华丽而破碎的梦,绚烂至极,却也凄凉至极。

1926年,诺玛·琼·莫滕森出生在洛杉矶的一家医院里,迎接她的不是父母的喜悦,而是冰冷的现实——

父亲早已消失,母亲格拉迪斯精神脆弱,无力抚养她。

出生仅12天,她就被送往第一个寄养家庭。

7岁那年,母亲彻底被关进精神病院,她成了真正的孤儿,辗转于11个寄养家庭和孤儿院之间。

在这些所谓的“家”里,她遭遇了最深的恶意。

9岁那年,她被一个养父侵犯,哭着逃回孤儿院,却无人相信她的话。

13岁时,姑妈的儿子再次伤害了她,而她只能蜷缩在角落,默默承受。

世界对她如此残忍,她却连哭诉的资格都没有。

16岁那年,为了逃离孤儿院,她匆匆嫁给了邻居家的儿子詹姆斯·多尔蒂。

这段婚姻无关爱情,只是生存的筹码。

她像一只被囚禁的鸟儿,渴望自由,却不知该飞向何方。

——

1946年,20岁的她改名玛丽莲·梦露,签约福克斯电影公司。

当这个金发女孩第一次走进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试镜室时,没有人能预料到她将改写好莱坞的历史。

最初的几年里,她只能在《危险的年代》《斯库达,呼!斯库达,嘿!》这样的B级片中扮演些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直到1950年,约翰·休斯顿在《夜阑人未静》中给了她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虽然只有短短三场戏,但她饰演的安吉拉却让整个好莱坞为之震动。

那场穿着紧身缎面裙走下楼梯的戏,每一个摇曳生姿的步伐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全新的银幕神话正在诞生。

制片人们发现,这个金发尤物能带来票房,却不愿承认她的才华。

他们把她塑造成“白痴美人”,让她在电影里傻笑、扭动、装天真。

观众爱她的性感,却嘲笑她的肤浅。

男人们渴望占有她,却以轻蔑的态度对待她。

《夜阑人未静》

她不甘心只做花瓶。

1956年,已经贵为好莱坞片酬最高女星之一的她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

暂别影坛,前往纽约演员工作室深造。

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她对表演的理解。

当她在1959年带着《热情似火》回归时,评论界惊讶地发现,那个曾经被嘲笑为性感符号的女明星,已经蜕变成一位收放自如的喜剧大师。

这部电影最终为她赢得了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也成为她职业生涯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在感情的世界里,她始终像个迷路的孩子。

她渴望被爱,却总是被辜负。

1954年与乔·迪马吉奥的婚姻,表面上是美国甜心与棒球英雄的童话结合,实则充满控制与反抗。

这个男人爱她,却更爱控制她。

他厌恶她在镜头前性感的样子,甚至在《七年之痒》拍摄现场,因看到她裙摆飞扬而暴怒。

九个月后,这段婚姻以离婚收场。

1956年,她嫁给了剧作家阿瑟·米勒,以为终于找到了灵魂伴侣。

然而,当她因流产而抑郁时,米勒却用冷漠回应她的痛苦。

1961年,这段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她曾绝望地说:“我嫁给的男人,要么想占有我的身体,要么想占有我的名声,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爱过我。”

她生命最后阶段与肯尼迪兄弟的纠缠,更像是一场注定悲剧的飞蛾扑火。

1962年5月19日,她穿着那件镶满水晶、几乎透明的礼服,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为肯尼迪总统献唱生日歌。

那一刻,全场沸腾,而她眼中闪烁的光芒,仿佛真的相信自己能成为"第一夫人"。

殊不知,在权力游戏中,她只是一枚美丽的棋子。

玛丽莲·梦露与肯尼迪

1962年8月4日,她在电话中无意透露了肯尼迪家族的秘密。

24小时后,她被发现死在公寓里,手里紧握电话,床头散落着安眠药瓶。

官方宣称她是自杀,但尸检报告却充满疑点——

她的胃里没有药物残留,日记本神秘消失,死亡现场被迅速清理。

直到今天,她的死仍是一个谜。

1962年8月8日,她的葬礼上,好莱坞的巨星们纷纷到场,却唯独少了那些曾与她亲密无间的男人们——

迪马吉奥没有出现,米勒没有出现,肯尼迪更是避之不及。

她曾说:“在好莱坞,人们愿意花1000美元买你的吻,却只愿意花50美分买你的灵魂。”

——

她的一生,像一场盛大的悲剧。

被千万人爱慕,却从未被真正爱过;

站在世界的中心,却始终孤独至极。

她的一生,是光与影的交织,是辉煌与孤独的永恒拉锯。

在镁光灯照不到的角落,那个名叫诺玛·琼的小女孩始终蜷缩着,渴望着最简单的温暖。

而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玛丽莲·梦露,则用惊人的天赋与毅力,在短短十余年间创造了至今无人能及的银幕传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镜与潭

镜与潭

分享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知识,畅谈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