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潜伏在蒋介石身边14年未被识破,临终却说暴露了

民国印象 4天前 阅读数 17 #历史

2010年6月,一位95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生命已进入最后阶段,神志逐渐模糊。‍

突然间,她用急促的语气说道:“我暴露了?他们抓人了,从后门跑……”,这句看似梦呓的话语,揭开了她一生中最为隐秘的篇章。

沈安娜,原名名沈琬,出生在江苏泰兴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希望她温婉如玉,为她取名“沈琬”。

在江苏泰兴中学上学期间,沈安娜阅读了不少进步作品,渐渐萌发了爱国救民的情怀。毕业后,由于没钱缴纳学费,她选择了收费低且学期短的中文速记学校。

1934年冬,沈安娜接受任务,成为国民党的一位速记员,开始了长达14年的潜伏工作。

没有录音笔的年代,沈安娜凭着每分钟200字的记录速度和一手好字,很快脱颖而出,受到重用。

在国民党败逃台湾之前,几乎所有重要会议和重要讲话都由她来记录。最近的时候,她就坐在蒋介石身后,记录着机密情报。

她不仅能迅速、准确地记录会议内容,还有电脑一般的记忆力。

在许多关键会议上,蒋介石为了防止泄密,常常要求所有人放下手中的笔,不许记录。

沈安娜也会按照要求放下笔,但即使不用笔,她依然能将每一句话牢牢记住。

会后,她总能把会议内容完整还原,毫无遗漏。

不管国民党内部防范如何严密,沈安娜总能以巧妙的方式,把获取的机密信息及时传递出去。

那时在国民党高层中一度流传着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怎么上午刚发生的事,下午延安就知道了?”

没有人知道,竟然是那个人见人爱的沈安娜,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把那些他认为“绝对安全”的机密情报一条条的送到了延安。

直到蒋介石撤退到台湾后,才后知后觉,竟不知道自己的“千秋大业”,或许在很大程度上就毁在了这个小小的速记员身上。

1949年春节后,沈安娜和她的丈夫接到指示,不必随国民党机关南撤,可以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撤离。直到这一刻,他们长达14年的潜伏任务终于圆满完成。

建国后,沈安娜被安排到国家安全部门工作,尽管功勋卓著,但出于职业习惯,她终生未对他人提及过往的经历。

沈安娜的故事,宛如一部扣人心弦的谍战剧。她不是战场上的勇士,却在敌人的心脏地带,用智慧和勇气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她的名字或许不为大众所知,但她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民国印象

民国印象

讲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