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正白旗为何与两黄旗地位相同?

泠泉映月明 1个月前 (03-28) 阅读数 2400 #推荐

真是想不到啊!正白旗凭啥上位?清朝那套八旗制度,说白了就是个身份认证系统,把人分个三六九等。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那可是顶级配置,尊贵无比。

两黄旗沾着皇上的光,显贵不难理解。可正白旗凭啥跟人家平起平坐?这事儿啊,还得从清朝那堆开国元勋们,哦不,应该说是“开国撕勋”们说起。

努尔哈赤,这位山货商人出身的创业大佬,凭着十三副祖传盔甲,硬是把散装女真部落给拼成了一个整体。他搞了个“旗”的概念,就像现在组建公司部门一样,方便管理。一开始只有黑旗、红旗,后来买卖做大了,队伍壮了,就变成了四旗、八旗。努尔哈赤也挺会来事儿,一看明朝皇帝用明黄色,得嘞,咱也用!

于是,红旗摇身一变成了正黄旗和镶黄旗,这企业文化一下子就上档次了。皇太极:这旗子颜色,朕说了算!努尔哈赤之后,他儿子皇太极接班了。可皇太极自己掌管的是正白旗,按规矩,皇帝应该管两黄旗啊。这多尴尬!

怎么办?皇太极大手一挥,把自己正白旗改成了正黄旗,原先的正黄旗降级成了正白旗,镶黄旗也跟着降级。这还没完,为了防止别人抢皇位,皇太极又开始打压其他旗主,尤其是他弟弟阿济格,那镶白旗的旗主之位,说没就没了。

后来,皇太极又把正蓝旗并入正黄旗,再分一部分出来,重新组建正蓝旗,交给自己儿子豪格。总之,皇太极时期,上三旗就是他家的自留地,别人想都别想。多尔衮:我活着,这旗子就得听我的!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闪亮登场。

这位可不是省油的灯,直接当上了摄政王,把持朝政。他先是在皇位争夺战中干掉了豪格,夺走了正蓝旗,然后又把正蓝旗和自己的正白旗合并,再分出一个镶白旗。这一通操作下来,正白旗实力大增,成了多尔衮的权力基石。多尔衮在世的时候,正白旗那可是风光无限,谁敢不敬三分?

可惜,好景不长,多尔衮坠马身亡。顺治皇帝亲政后,立马收回正白旗,把镶白旗分给别人。至此,上三旗的格局正式确定:正黄、镶黄、正白,都由皇帝直接掌控。这规矩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雷打不动。

正白旗能上位,多亏了多尔衮。要不是他把正白旗做大做强,顺治皇帝也不会把它看得那么重要。当然,顺治皇帝自己的选择也很关键。要是他故意打压正白旗,那历史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说到底,正白旗的上位,是各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是历史的巧合,也是权力的游戏。

评论列表
  •   宇化贤  发布于 2025-04-25 22:11:39  回复该评论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屠杀人数甚至比日本鬼子侵华战争死亡总数多出数倍!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亡国的四个时期之一,洗满清和洗日寇有什么区别?
  •   远远地一片云啊  发布于 2025-05-06 10:53:33  回复该评论
    割的地是人家自己挣的,现在的国土面积就是他们打下来的,你还要继承宋明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泠泉映月明

泠泉映月明

泠泉映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