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军在抗战中,有英械师吗

烈日炎天 5天前 阅读数 415 #历史

广西省简称桂,因此民国时期广西地方势力所辖军队称为桂军,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会战期间,桂军6万人出广西参战,此后如台儿庄战役、豫东会战等,都有桂军浴血奋战的身影。这些参加抗战的桂军部队,还有一个英械师的叫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桂军战士

抗战时期,国军嫡系部队第2、14、25、87等10个师,因为士兵头戴M35钢盔,手持毛瑟98K步枪,炮兵配备克虏伯火炮,这些军械都是从德国进口的,所以称为德械师。出广西作战,被称为英械师的桂军部队确实配备英制武器,但他们的装备体系以法械为主。

当时桂军主力第7、第48军,配备的火炮大多是法国造的施耐德M1919型和M1923型山炮,M1919型75毫米山炮全重657公斤,M1923型75毫米山炮全量721公斤,这个重量适合广西多山的地形。

桂军配备的重机枪,大多数为法国哈乞开斯M1930型13.2毫米高射机枪;轻机枪主要是捷克式ZB-26型,每个排配备2挺。桂军的主力部队使用的步枪,主要是比利时FN1924式步枪、德国毛瑟98K步枪;还有少量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因为其口径为7.7毫米,所以在我国俗称为英77步枪。

抗战时期的桂军并未组建过严格意义上的英械师,至于这个说法的来源,主要是出省参战的桂军头戴的英式头盔。

英军的托尼盔

图一、二中桂军戴的头盔,为英国一战期间开始装备的托尼钢盔,这种盔为扁平状,不光抵御弹片,其宽大的边缘还可以遮挡阳光和雨水。在抗战初期,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持抗战,其中就捐赠了不少英制托尼头盔,另外桂军还自行购买了一些,总共有8万余顶托尼盔。1937年出省参战的部队头戴托尼钢盔,体现其军容整齐。看到桂军的这种英式头盔,以为武器也是购自英国,因此许多人习惯性的称呼为英械师。

桂军部队除了少量装备英77步枪,并未像德械师那样成建制列装英制武器装备,因此英械师的叫法只是个民间称呼,并没有这种部队。

评论列表
  •   13-SS统帅堂  发布于 2025-05-02 18:52:08  回复该评论
    其实德械师也是除了钢盔和防毒面具和少部分山炮是德国进口,其他武器大部分是国产,比如民24重机枪、捷克机枪、中正步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烈日炎天

烈日炎天

一寸光阴不可轻,以到凌云仍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