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腰背痛10余年,她站不直躺不平,“身体折叠”75度 医生:这类女性高发
橙柿互动 记者 周文锐 通讯员 陈雨虹 吴玲珑
站不直、躺不平、走不了……70岁的陈奶奶(化名)忍受腰背痛10余年,整个人看起来不仅驼背厉害,而且左下肢麻木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她辗转多家医院,尝试种种保守治疗后,症状依旧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她还有机会挺直腰杆、躺平睡觉吗?
站不直、躺不平……
“身体折叠”75度
来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经完善检查后,陈奶奶被诊断为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退变性脊柱侧弯、腰椎管狭窄。X线片上陈奶奶的腰部看起来就像“折叠”在骨盆上一样。
为什么会弯曲变形得如此严重?浙江医院骨科(三)副主任赵新华副主任医师介绍,这位患者脊柱侧弯Cobb角14°,并不严重,但她胸腰后凸畸形达75°。他分析,很可能陈奶奶曾经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未规范化治疗的情况下,胸12、腰1椎体逐步压缩变形,继而引发脊柱后凸畸形、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等系列问题。
在脊柱外科领域,脊柱后凸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还会因脊柱生物力学改变导致腰背部疼痛,严重者会因神经受压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深深影响着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许多患者因脊柱畸形而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无法自理。脊柱截骨矫形手术可改善脊柱畸形,解除腰骶部疼痛,让患者重新挺直脊梁,重拾生活的希望。
3月末,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浙江医院骨科(三)杨永竑主任医师团队成功为陈奶奶实施了后路脊柱后凸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椎板截骨矫形+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效果显著,患者脊柱完全恢复矢状位、冠状位平衡。“身体折叠”10余年,她终于挺直腰杆!陈奶奶手术后1周顺利出院,并挺直脊梁,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能力。
赵新华表示,目前通过手术实施的截骨矫形分为六个级别,随着级别的升高,手术难度也逐步增加。此例患者联合使用了二级、四级截骨,完美恢复了患者的脊柱平衡。杨永竑团队已采用此类技术开展近百例脊柱后凸矫形手术,获得良好效果。

中老年女性尤其要提防骨质疏松
上了年纪后,有些人身高越来越矮,有些人浑身疼痛,甚至一次咳嗽、打个喷嚏、提个重物、摔一跤,就可能出现椎体、腕部或是髋部的骨折……很多人认为这是身体自然衰老导致的现象,其实不然,其中有不少是因为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浙江医院骨科(三)副主任(主持工作)顾增辉主任医师强调,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随着骨量不断丢失,会造成如疼痛、脊柱变形,甚至是骨折等后果。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后果之一,也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估算,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多达6000~8000万人,男女比例为3:7。骨质疏松更“偏爱”中老年女性,平均每三名50岁以上的女性中就会有一人患有骨质疏松,这是因为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断崖式下降,缺乏雌激素保护后,骨量快速丢失,导致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十年后,发病率会显著提升。
五个要点预防“骨松”
1.适当补钙和维生素D:女性在25岁以后应该适当补充一点钙和维生素D。因为在35岁后,骨密度会慢慢下降,基础好,最后拥有的骨量便能多一点。
2.有氧运动:选择一些针对骨骼和肌肉的锻炼方式,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例如爬山、慢跑、骑车等,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3.抗阻训练:做一些阻力性的训练,如弹力带训练,这样可以使肌肉衰减速度慢一些,对骨骼支撑力要更好一点。
4.不宜过度减重:低体重是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的风险因素。老年人要适当“壮实”一点,此“壮实”不是指单纯的脂肪多,而是需要更多的肌肉。
5.查骨密度:40岁以上还未绝经的女性,由于还有雌激素保护,可以不用做骨密度检查。但是女性在绝经以后,建议每年体检时查一下骨密度。
责任编辑:俞茜茜 审核:冯云浓 徐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