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击落Su-30战斗机,取得以小博大战绩,无人艇对航空器造成致命后果

放飞的季节 17小时前 阅读数 34 #军事

5月4日,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表示,该局改装的3艘“马古拉”-V5无人艇的防空变体——“马古拉”-7无人艇,参与在新罗西斯克市附近黑海海域对俄军的作战。

其中,有2艘马古拉”-7无人艇对空发射的不是苏式R-73“射手”导弹,而是美制AIM-9M“响尾蛇”导弹,成功击落了2架俄罗斯的Su-30战斗机(按5月3日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击落了1架Su-30战斗机)。

布达诺夫中将声称,有初步的情报表明,第一架苏-30战斗机,其机组人员幸存下来,是被黑海的一艘民用船只救起的; 第二架Su-30战斗机,它的两名机组人员已丧生。

这是乌军的高速无人攻击艇,在黑海与俄军的作战中,第2次击落航空飞行器的纪录。 2024年12月31日,乌军使用搭载R-73近距格斗导弹的“马古拉” -V5海上无人艇,在克里米亚塔尔汉库特角附近,摧毁了一架俄罗斯Mi-8“河马”运输直升机。

现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段俄制“侧卫-C”战斗机被击落的视频。但是布达诺夫却没有说是那次交战时拍摄到的视频影像资料,他以军事机密而拒绝回答“马古拉”-7无人艇与“马古拉”-V5无人艇,这两种无人艇的性能差异。

国际防务观察人士认为,乌军装备的“马古拉”-V5无人艇,搭载的是双联装苏式R-73“射手”近距格斗空空导弹;而“马古拉”-7无人艇,则设置了双联装美制AIM-9M“响尾蛇”近距格斗空空导弹。

这两款在全球大名鼎鼎的红外制导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原本都是装备在苏俄和美系的战斗机上,用来执行近距作战时猎杀附近的空中目标。

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却被乌克兰军队破天荒地将其搭载在高速无人攻击艇上,让其成为拦截俄军直升机、战斗机、攻击机等航空飞行器的“利刃”。

在黑海海域对俄军的袭击,乌军的无人艇创造了拦截并击落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Mi-8运输直升机、俄罗斯空天军装备的Su-30战斗机的战绩,在全球军界开了无人艇击落直升机和战斗机的先河,代表了无人战的重大演变。

撇开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单纯从军事博弈的角度来考量,乌克兰军队确实在作战中取得了“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的巨大战绩,以世界首创的战斗成就重新定义了现代海战。

试想:一艘无人艇+2枚R-73(AIM-9M)导弹,两者加起来才价值几何?一架Su-30战斗机至少要5000万美元,一架Mi-8运输直升机单价最起码也要700万美元起步。

乌军用无人艇参与作战,它的性价比确实很高,即便被摧毁了攻击群中的好几艘无人艇,只要发射的导弹能命中并击落哪怕只是一架执行空海打击的第四代战斗机,对于众多战损沉海的无人艇来说就已经赚大发了。

难怪俄罗斯战地记者基顿在其电报频道称,一架(原文如此)“侧卫”-C战斗机被乌军的无人驾驶攻击艇发射的导弹击落,同时承认这确实是一件令俄罗斯人感到不安的战斗损失。

基顿认为对于俄罗斯来说,目前存在三个明显的严重问题,一是敌人(乌克兰)在黑海夺取了主动权;二是黑海舰队作战能力未恢复(已撤离塞瓦斯托波尔港),剩余的舰船只能聚在新罗西斯克港口和海湾;敌人无人艇(USV)具有压倒性优势,能够对任何水域进行攻击,并控制俄罗斯联邦海岸和邻近空域。

总之,从“马古拉” -V5污染艇用苏式R-73“射手”空空导弹击落Mi-8“河马”运输直升机,到“马古拉”-7无人艇用AIM-9“响尾蛇”导弹击落Su-30战斗机,这不仅仅只是一场象征性的胜利,它其实已经代表了无人海上作战能力的历史性飞跃,标志着一种新型作战场景即将兴起。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水上无人攻击艇、水下的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攻击潜艇、空中的无人机等,参与到海上的综合作战中来,大概率将颠覆传统的海战,可以对战斗机等航空飞行器和驱逐舰、护卫舰等水面舰艇造成致命的后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放飞的季节

放飞的季节

写些涉及国际事务或军史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