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代工厂”好日子到头,中国一出手,“印度制造”立刻翻白眼
印度怕是没法儿当中美之间的“中间商”喽。
去年啊,《华盛顿邮报》瞅着印度成了中国的“组装厂”,那心里可不得劲儿了,就差“痛心疾首”地嗷嗷叫了。咋回事儿呢?大概就是美国这几年老想着和中国的供应链“脱钩”,一个劲儿地要求美国那些企业,把在中国本土的工厂都搬到印度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去呗。
不过呢,工厂转移了,可不代表供应链也会跟着转到印度去呀。印度自身有不少问题呢,像基础设施不行,熟练工人也缺,产业还挺落后的。就因为这些,印度压根没办法生产工厂开工要用的那些各种各样的电子元件呀。所以呢,印度只能是从中国进口这类“中间制品”,然后在自家工厂组装好,再出口到美国去咯。
这么说吧,印度其实就相当于中国的“组装厂”呢。现在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电子元件、汽车零件、太阳能电池板这些“中间产品”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它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也就越来越强啦。这也就是为啥《华盛顿邮报》会那么“痛心疾首”呀,因为美国不光没摆脱中国供应链的影响,还让印度也掺和到里头去了。
,美国媒体其实不用那么“悲愤”啦,为啥呢?因为印度的好日子已经快没啦。
《南亚研究通讯》有消息说,最近中国暂时放缓在关键领域设备和技术的出口,这事儿在印度媒体那引起了热议。
据印媒报道啊,咱国家出台的那一系列出口限制方面的举措,可不是只冲着印度这一个国家去的。是把像镓、锗还有锑这类两用的物项,再加上稀土提炼、加工的那些技术以及相关的机械设备,都给放到出口管制清单里头啦。
印度有个叫“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的智库发了份报告,说咱中国在好多领域都有出口限制,像电子、太阳能产品以及电动汽车制造这些方面都有。就因为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印度那些相关行业的公司和工厂不是生产被延误了,就是干脆中断了生产。
就像《华盛顿邮报》讲的那样,表面上看,印度这几年制造业发展得挺不错。可实际上呢,印度特别依赖从中国进口各种各样的零部件,进口规模还挺大,从2023年的985亿美元一下子涨到了2024年的1017亿美元。
具体来说,印度工厂要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像硅片、电池、玻璃这些部件,一半多都得从中国进口呢。还有啊,活性药物成分、纺织物、汽车配件这类产品,在印度从中国进口的货物里,已经占到了三分之一啦。
那不难想象呀,咱国家要是加强出口方面的管控,这对印度制造业得造成啥影响呢。就去年的时候,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还专门向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抱怨呢,说中国不乐意往印度出口盾构机,结果哈贝克就打个哈哈,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了。
另外,有一些印度媒体还在那阴阳怪气地说,中国打算靠出口限制来“卡”印度制造业发展的脖子呢。
说实话啊,印度那些指责和抱怨,压根儿就是瞎扯,没一点儿靠谱的地方。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中国出台的出口管制清单可不是专门冲着印度去的呀,这事儿就连印度的《经济时报》都认了呢。中国对镓、锗还有锑等这些两用物项进行出口管控,主要是为了“对付美国”,印度呢,纯粹就是“躺着也中枪”,挺冤的。
再说了,以前印度老是随便就给中国企业开巨额罚单,还限制中国的投资和签证呢,那时候咋不想想会不会有遭报应的一天呀?这会儿倒好,咋突然想起要反对啥“中国不合理出口限制”了呢?
就这样了,印度居然还没搞明白自己错在哪儿呢。印媒《印度时报》还在那叫嚷,说印度以后还是会狠狠地限制来自中国的投资,连带着高科技产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签证也不放过,都得接着严格限制呢。
行吧,既然印度媒体这么有“自信”,那就盼着印度往后都能维持这态度,可别到买不着中国零件设备的时候,又在那儿一个劲儿地发牢骚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