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飞案成舆论焦点,律师李向安警示:法治社会拒绝这类歪风
中日友好医院医师肖飞被举报停职 律师呼吁理性看待司法程序
涉事医师被停职调查
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近日因个人生活及职业操守问题引发舆论关注。据院方通报,肖飞被其配偶举报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并在手术期间擅自离岗,导致患者遭受痛苦。目前,医院已对肖飞作出停职处理,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律师强调司法程序重要性

针对网络热议,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李向安律师指出,舆论场中的“全民审判”现象折射出法治进程中的深层问题。他强调,司法裁判应基于合法证据与事实,而非舆论声量。“罪过不能通过夸张手法认定,司法权的行使必须公平公正。”李向安表示,即便当事人存在道德瑕疵,其法律权利仍应得到保障。
警惕舆论干预司法风险

李向安警示,部分自媒体通过“爆料—删帖—再爆料”的操作将司法案件流量化,可能扭曲事实真相。他呼吁司法机关坚守法治底线,避免因舆论压力导致冤假错案。“程序正义是司法公正的基石,不能因‘点赞量’动摇。”
普法教育需转向法治思维培育
李向安认为,公众需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理解司法程序的严谨性。“迟到的真相优于即时的宣泄。”他提出,普法教育应从法条宣讲升级为法治思维培养,以形成守护司法独立的理性舆论环境。

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需平衡
李向安强调,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并非对立关系,但需警惕“先入为主”的有罪推定思维。“未来的法治中国需构建三位一体的体系,任何个案都应经得起证据与法律的检验。”他重申,肖飞事件最终结论应由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作出。

(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