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句话,武庙繁荣成历史
在我国古代,武庙曾有过一段辉煌岁月,承载着人们对历代名将的尊崇,也是尚武精神的一种象征。然而,这一延续数百年的祭祀体系,却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句话,轰然崩塌,实在令人唏嘘。
事情得从唐朝说起,那时,皇帝对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兴趣浓厚。唐肃宗追尊姜太公为武成王,并设立武成王庙,简称武庙 。当时的唐朝,渴望文武兼备,便不断提升武庙地位,使其能与文庙平起平坐。所以,文庙主神是文宣王孔子,武庙主神则是武成王姜子牙;文庙有亚圣孟子,武庙也设了亚圣张良;文庙有颜渊、闵子骞等儒家十哲,武庙也有白起、韩信、诸葛亮等十哲;文庙有七十二子,武庙唐朝时设六十四名将,宋朝时更是增至七十二名将从祀。至此,武庙如同文庙一样,构建起了完整的祭祀体系,在春秋仲月上戊日行祭礼 ,备受尊崇。
时光流转,到了元朝,武庙的地位出现了变化。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元朝皇帝保留姜子牙为主神,却大幅削减从祀名将,仅留十人。武庙的辉煌不再,难以与文庙抗衡了。
但真正让武庙消失的,还是朱元璋。朱元璋这人做事认真,他选取了伏羲、神农、黄帝等 16 位君主入历代帝王庙,还逐个查看陪祀臣子。结果发现,周武王最重要的谋臣姜子牙竟不在其中。礼部官员解释说,姜子牙被唐朝追尊为武成王,宋朝又追赠为昭烈武成王,地位和周武王相当,不适合陪祀。朱元璋一听就火了,说道:“姜子牙功劳再大,也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臣子,怎么能封王呢?” 他坚持要去掉姜子牙的王号,让其回历代帝王庙陪祀周武王 。
礼部官员小心翼翼地提醒:“武庙的主神就是姜子牙,他可是武圣,要是请去历代帝王庙,武庙不就没主神了?” 朱元璋倒也干脆,大手一挥:“那就废除整个武庙系统,大明不需要武庙来延续国祚!” 就这样,武庙说没就没了。这段情节在不少史书中都有记载。也有人说,朱元璋觉得姜子牙身为商臣,却帮周王犯上作乱,不配为万世表率,所以才要废除武庙 。
武庙信仰消失了三百多年后,清朝雍正皇帝追封关羽为武圣,各地关帝庙兴盛起来。人们习惯把关帝庙叫武庙,可实际上,以关羽为主神的关帝庙,只有关兴与周仓从祀左右,没有亚圣十哲和古今七十二名将,根本没法和文庙相比。民国时,关羽和岳飞同被尊为武圣,各地建造关岳庙,实行 “关岳合祀”,左祀关圣帝君,右祀岳武穆王,还分别有 12 名将陪祀 。
回看武庙的兴衰,从唐朝的辉煌,到元朝的衰落,再因朱元璋一句话彻底消失,令人感慨。它不仅是一个庙宇的变迁,更反映出不同朝代统治者的思想和治国理念的差异。各位看官,要是觉得这故事有意思,就请动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愿您往后的日子,财运亨通,福气满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