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雷军爆粗口!华为小米的相爱相杀,折射出国产手机的现状!
从粗制滥造缺乏创新的低端山寨机,到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历经艰辛的历程之后,国产手机逐渐取代了苹果、三星,国产手机成为更多国内消费者的首选。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华为和小米的恩怨情仇也伴随着市场的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是价格屠夫,一个是专注于高端高价,虽然两个品牌的价值和品牌战略是相反的,但是作为竞争对手,华为和小米之间的竞争是总是充满硝烟。华为和荣耀,从线上到线下,从高端到低价,经过全方位的追逐和拦截后,“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雷军,在最近的小米新产品发布会上因爆粗口,登上了热搜榜。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雷军简单的话语笼罩着十足的火药味,关于价格战,小米从不妥协,小米的诞生结束了山寨手机的时代,也让友商不得不降低价格、注重于硬件配置。用性价比和性能参数碾压一众友商,始终是小米在这场游戏中最引以为傲的。互联网线上品牌跨界做手机,小米一路历经坎坷也饱受争议,对于消费者而言,热衷于价格战的小米拉低了国产手机的整体价格,以低价高配,简单粗暴的方式为用户带来实惠。但是,与此同时,过分依赖堆配置、拼价格也无形中限制了小米的利润,从而影响了技术研发的投入。因此,在某些人眼中,小米的竞争力取决于价格,而不取决于技术。
与小米的三观不同,华为不仅不屑于价格战,而且热衷于尽可能地将品牌溢价提高到高端高价。为了不影响向高端市场的过渡,也为了尽可能地迎合大众消费群体,华为将荣耀作为子品牌来孵化,华为致力于高端,荣耀全力进军线上渠道,双品牌战略推出后,原本一个高端、一个拼低价并不会发生正面交锋的华为和小米,彼此之间密集的交火越来越频繁。根据今年第四季度的调研报告显示,拥有6680万部手机出货量的华为显然具有绝对优势,而拥有3250万部手机出货量的小米,则被华为领先了足足一倍,双方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扩大。
从“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到雷军爆粗口,到无法抑制怒火的雷军在公众场合中频频出现的“发飙”的愤怒,也让小米意识到了危机爆发后的焦虑。小米和雷军无法预测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从双方的市场份额数据中得出结论并不难。纯堆配置、拼价格似乎不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华为小米相爱相杀的背后,也反映了国产手机的现状,高性价比和高端高价的两极分化越来越突出。
目前,国产手机主要分为两大派系,一是以小米为代表的“低价派”。主要竞争力就是简单粗暴、依靠硬件配置、减少利润和打价格战。但是价格战的初期是非常烧钱的,除了小米外,乐视、魅族、360等互联网品牌的手机业务已经崩溃;另一方面,以华为为首的“高端派”,包括兄弟品牌OPPO和vivo,花费了大量资金投资于广告营销、技术研发,一方面增强了产品竞争力,一方面提高了品牌溢价,价格和利润同时增长,有助于促进公司的资金动,长期的技术研发,促进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雷军曾经为小米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十个季度内,重回国内市场第一”,尽管这个目标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很远大,如期实现目标并不乐观。在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之后,依赖价格战的小米也陷入了僵局。 “胜也低价、输也低价”,依靠价格的小米缺乏核心竞争力,价格越来越贵的华为手机销量持续增长,难怪雷军会爆粗口,“低价高端的小米卖不动,高价的华为却供不应求”,或多或少使小米的处境看起来有点尴尬。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