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传奇——明代奇人王敕:上识天宝,下察地下奇珍,法术超群

笔下趣史 1个月前 (03-23) 阅读数 5 #历史

王敕,人称云芝,是明朝山东历城的人。在成化甲辰年的会试里,他一考就中了第十七名,到了殿试,他更是大展身手,拿了个探花郎的好名次。关于王敕的故事有很多,大家都说他爱聊神仙道法的事,常被当成活神仙。听说连大明的大贤人王阳明都很佩服他,尚书张鹤鸣还亲自给他写了传记呢,可见他不是个普通人。

王敕小时候读书时,住在卧牛山的一座寺庙里。一到晚上,他点着灯看书时,总发现脚前地下闪着微光。王敕好奇,就挖了挖,没挖几下,就挖出个石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有两本书。王敕读了书里的内容后,就变得特别神奇,能驾风出神,还能算出以后的好坏事情。他自己也变得神神秘秘的,老做些让人琢磨不透的怪事。

比如说,有次王敕和卧牛山寺庙的和尚一起去山上摘枸杞,但和尚中途有事就先下山了。奇怪的是,和尚回到寺庙敲门时,开门的人竟然是王敕。还有一次,王敕带着十多个人去山上砍柴,大家说好各走各的路,但晚上回来时,都说在路上碰到了王敕。后来王敕当了河南、四川等地的督学,监考学生考试时,学生们在大厅里做题,却发现大厅外的长廊两边都坐着王敕,大家都惊呆了:难道王敕有分身术吗?

这天阳光明媚,王敕正坐在衙门里没事干,一抬头瞧见一朵白云悠悠飘过。王敕赶紧叫手下人骑上马,去追那朵白云。手下人虽然心里纳闷,但不敢不听,喘着粗气就追了出去。追了好久,累得都快走不动了,正打算放弃呢,却见那白云慢慢悠悠落下来,变成了一块白得像雪的石头。手下人又惊讶又高兴,赶紧捡起石头,跑回去交给了王敕。王敕让人把石头丢进水里煮,大家一开始都疑惑不解,不敢吃,但鼓起勇气尝了尝,嘿,居然甜得跟蜜一样。大伙儿都好奇地问王敕这石头是啥,王敕笑着说:“这就是天上的云母石啊。”

王敕眼光特别毒辣,天上的宝贝他能认出来,地下的宝贝也瞒不过他。有次他去辉县,坐着轿子在山间小路上晃悠。突然,他叫停轿子,飞快地从里面钻出来,对着地上的某个地方就拜了起来:“宝贝在这儿呢!”接着,他就让人挖地,结果挖出一块形状怪异的石头,这块石头后来被摆在了百泉书院。还有一次,王敕走在路上,路边有堵老墙,他突然指着墙上一块地方,让人把墙凿开,结果里面藏着两块紫石砚。这两块紫石砚做得特别精细,上面各雕了一只鸳鸯,像是正对着叫呢。有人好奇王敕是怎么发现这些地下宝贝的,他嘿嘿一笑:“对我来说,地就像筛子,有啥宝贝我都能瞅见。”

王敕天生眼睛雪亮,又特别擅长法术,厉害到能给人安排来世的命运。他以前住在卧牛山的寺庙里,常和一个老和尚一起上山摘枸杞。后来老和尚年纪大了,说走就走了。快不行的时候,王敕问他有啥心愿没,老和尚苦了一辈子,叹了口气说:“希望下辈子又能有钱又有地位。”王敕点点头说:“想富贵双全,除非当藩王才行。”说着,他就用红笔在老和尚背上写了“蜀王”俩字。奇怪的是,老和尚走的那天,蜀王的二儿子刚好出生,背上还有点儿像字又不像字的印子。

明朝时候,大臣尹恭简病得很重,一直躺在床上。尹家人怕他挺不过来,就去找王敕给算算。王敕掐指一算,然后摆摆手说:“尹大人死不了,他走的那天,肯定会有只鹤飞到院子里,鹤飞了,尹大人才会去。”过了好长时间,王敕再碰到尹家人,就问尹恭简咋样了。尹家人说:“那天真的飞来只大鹤,在屋里绕了一圈飞走了,然后尹大人就走了。您说的真准,您简直就是活神仙啊!”

王敕后来当上了国子监祭酒,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在走之前,他好像已经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他去世的那天,城里四个城门的看守都说看见他穿着像仙人一样的羽衣鹤氅,像个云游的道士,飘飘悠悠地离开了。

这天,王敕的家里人正在外面忙活,猛然间瞧见大道上吹吹打打地走来一人,走近细瞅,原来是王敕。家里人挺纳闷,赶忙迎上去问:“您不是说辞官回家了吗,咋又跑这儿来啦?”王敕乐呵呵地说:“天庭派我干活儿,我正打算出发呢,突然想起有几句话得跟儿子交代。麻烦你回去跟他说,我书箱里有几本书,不能让人瞅见,务必给烧了。”家里人回到家,就听说王敕没了,一问之下才知道,王敕去世的那天,正是他们在路上碰到他的那会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笔下趣史

笔下趣史

笔下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