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放着臭掉也不给士兵,26年后才知有多高明
中国古代,名将辈出。但是存在感最强者,还得是卫青、霍去病与岳飞三人。而此三人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数霍去病。
一来,霍去病英年早逝,实在是太可惜了,汉武帝给匈奴人搬家的夙愿还未达成。二来,霍去病年轻气盛,不像卫青、岳飞那样沉稳。
卫青和岳飞不敢做的事情,霍去病敢做。比如将汉武帝赏赐的肉丢了;再比如当着汉武帝的面射杀大臣。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以为霍去病这是年少轻狂,直到26年后,他们才意识到霍去病的高明之处。
皇帝赏赐又如何?汉武帝给的10车肉,霍去病说丢就丢霍去病第一次登上战场是在定襄北之战。一般来说,初次上阵,都难免紧张、害怕。但是霍去病完全没有这些感情,他直接率领800精骑深入大漠,将匈奴人的大后方给端了。
此战,霍去病不仅斩杀数倍敌人,还俘匈奴贵族数十人,可谓是居功至伟。
此后,汉武帝便改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指挥河西之战。
这是霍去病第一次独自指挥大军,汉武帝其实心里也没底,因此在后勤方面,尽可能地满足他。甚至还特意派人给霍去病送去10车肉。
那年头,虽然因为文景之治,人人可以吃饱饭。但是也仅限于大米等主食,至于肉,那可是普通人家过年才能尝上几口的奢侈品。
听说汉武帝送来10车肉,虽然不够数万大军分,但是炖成肉汤,还是够一人一碗解解馋的。
结果士兵们左等右等,半个月过去了,就是等不来肉汤。有消息灵通的人一打听,才知道,这肉全被送到霍去病的营帐,他吃了几天,后来觉得肉发臭了,就全倒掉了。
士兵们听说此事,那叫一个心疼。那可是肉呀,就算放臭了,洗一洗,多给点盐,也不是不能凑合吃。现在倒好,这位骠骑将军直接全倒了,压根就没想过给他们留些。
更气人的是,一些士兵饿得肚子咕噜咕噜叫,霍去病却像没事人一样,竟然和亲兵去打蹴鞠消食。
一些对此不满的士兵,跑到霍去病的营帐去闹事。也不知道霍去病用了什么办法,竟然说服了这群人,后来带着他们打了一系列的胜仗,完成了汉武帝交代的任务。
后来此事甚至传到了汉武帝的耳中,一些大臣甚至弹劾霍去病,认为他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皇帝赏赐的肉,就算是放臭了,也不能说丢就丢。而且10车肉,明显不是给他一个人的,他明摆了不体恤士兵,这种人即使打了胜仗,也应该责罚。
然而,汉武帝对于这些奏章只是一笑了之,压根不给回复。反倒是继续放任霍去病继续这么下去。
丢肉算什么?霍去病还敢当着汉武帝射杀大臣其实,丢了皇帝赏赐的10车肉算什么?霍去病甚至敢当着汉武帝的面射杀大臣。
这已经是漠北之战结束后的事情了,漠北之战,匈奴元气大伤。匈奴主力损失惨重,匈奴单于与左贤王只得远遁大漠深处,来躲避汉军。而汉朝也因为此前大规模用兵,处于休养期。
此时的汉武帝意气风发,打算过几年再调集大军去征讨匈奴单于。为了鼓舞士气,加深一下君臣感情,他叫上参加漠北之战的一众将帅,一起去甘泉宫游玩。
这甘泉宫离长安城不远,乃是汉武帝度假的别墅。在这里,一群人好酒好肉招呼着,君臣之间其乐融融。
一天,汉武帝带着众大臣外出游猎。在场的都是沙场宿将,汉武帝有自知之明,象征性的射了几箭,让然后就在一旁看大臣们狩猎。
结果,就在汉武帝的眼皮底下,霍去病将关内侯、郎中令李敢给射杀了。
当然,霍去病的解释是:在漠北之战中手受了伤,还没恢复,拉弓没拉稳,不小心把箭射出去,刚好射中了李敢。
也就是说,这一切只是意外。
汉武帝心想:意外?我信你才是见鬼了。你这手像受伤的样子?而且别人没注意,我可是看到了,你小子在那里瞄准了半天,目标就是李敢。别以为朕不知道,李敢前阵子刚打伤了你舅舅卫青,你小子就是在替卫青报仇。
当然,汉武帝这么想,也不会这么说的。他说道:“都怪朕强人所难,霍将军受了伤,还要他一同游猎。霍将军先去休息吧,这几天就不必陪着我们了。至于李敢,都是朕害了他,多给他们家一些补偿吧,不要寒了大臣的心。”
既然皇帝将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其他人自然不好再说什么,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对外则宣称,李敢是狩猎时被突然窜出的一只鹿的鹿角撞到,重伤而亡。
汉武帝之所以护着霍去病,主要还是看重他的军事才能,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可惜,霍去病的存在过于逆天,不能长久存在于是,于一年后去世了。
多年之后,人们才明白霍去病的高明之处其实霍去病无论是不体恤士兵,还是嚣张,都是有用意的。
首先,这两件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让汉武帝安心。
霍去病是汉武帝在宫里养大的,汉武帝是什么样的人,霍去病自然心中有数。
汉武帝这人,是无法允许任何可以威胁到其地位的人存在。但是同时,只要一个人有足够的利用价值,他也会暂时容忍对方。
卫子夫为何能当上皇后?因为皇后陈阿娇飞扬跋扈,其母亲馆陶长公主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太大。而且汉武帝是靠着馆陶长公主的帮助,才坐上皇位的,对方时常以此事要挟汉武帝。
换句话说,此二人对皇权产生了威胁。否则,即使汉武帝再喜欢卫子夫,也不会让她做皇后的。
还有卫青,由于他屡立奇功,汉武帝一时间封赏过剩,以至于卫青位极人臣,封无可封。到了漠北之战结束,汉武帝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封赏卫青的了,干脆将自己的姐姐赐婚给卫青,让两家亲上加亲。
由于卫青的权势过大,为了制衡,汉武帝才启用霍去病。恰好霍去病又天赋过人,屡立战功,汉武帝才设立骠骑将军这一官职。并规定,骠骑将军地位、权力与大将军一样(卫青是大将军)。
别看汉武帝此时很器重卫青和霍去病,天知道等匈奴一灭,汉武帝会如何对待他们?
为了将来考虑,霍去病必须打造一个与手下士卒、将领合不来的人设。即使霍去病想要谋反,这些人也不会追随霍去病的。这样汉武帝才会觉得霍去病对自己不构成威胁。
既然不构成威胁,汉武帝自然也就不会为难霍去病。
其次,霍去病丢掉10车肉,也是为了作战能取得胜利。
这就要从霍去病平息士兵的怒火,让他们肯追随自己作战说起。
霍去病告诉士兵:“想要吃肉?简单,只要按照我说的做,肉管够。中原地区缺肉,但是匈奴人最不缺的就是肉,他们的营地里遍地牛羊,到时候你们一人吃一头都吃不完。”
一开始,士兵们还将信将疑,但是听完他的计划,没人再怀疑他了。
于是,霍去病指挥大军,多次深入匈奴腹地,将遇到的匈奴部落劫掠一空。士兵们一个个吃得满手是油,高兴得合不拢嘴。
此后,霍去病出征,士兵们一个个士气高涨。毕竟跟着他,能打胜仗,还能吃肉吃到饱,谁不喜欢这样的主帅呢?
但是注意了,士兵只是愿意跟着霍去病打仗,并不表示双方关系很好、私交密切。霍去病只是他们工作上的领导罢了。
最后,射杀李敢可以让汉武帝更加信任自己。
这其实是一种向上管理的艺术,那些身在职场的人可以借鉴一二。
霍去病想要射杀李敢,有的是机会,干嘛非要在汉武帝面前动手?他是嫌命太长吗?其实,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对于领导来说,什么人最值得信赖?恰恰是犯过错,有把柄在自己手里的人。
毕竟忠心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你说你是忠臣,怎么证明?汉武帝要面对那么多大臣,个个看上去像忠臣,甚至有些人与汉武帝沾亲带故,但是说背叛就背叛。投降匈奴的汉将可不是一个两个。
但是如果一个大臣有把柄在皇帝手里,就相当于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皇帝,这种人才是最可信的。
乾隆为什么信任和珅?他不知道和珅背地里的那些事?怎么可能,那可是乾隆?他只是看破不说破,好在和珅也懂事,绝不触碰乾隆的底线。
和珅得宠,不只是会做事、会做人,更重要的是他有太多把柄了,乾隆用起来放心。乾隆一旦对和珅不满,有的是理由将其治罪。秋后算账之类的事情,他可没少干。
这才是为什么纪晓岚、刘墉在乾隆这里斗不过和珅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两个人是清流,没有任何把柄。在乾隆那里反而没有足够信任。
而霍去病射杀李敢,就是为了给汉武帝把柄,来换取汉武帝的信任。
而霍去病做的这些准备,直到26年后,巫蛊之祸爆发,才凸显出作用。
当时卫氏在朝堂上的一切势力都被汉武帝连根拔除,卫子夫和太子刘据都被汉武帝逼得自尽。虽然卫青早已去世,但是卫青的儿子却受到牵连被处死。
反观霍去病这边,他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光却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后来更是成了汉武帝的托孤大臣。正是因为这层身份,霍光后来才得以大权独揽、把持朝政,成了汉朝的实权人物。
而这一切,都是拜霍去病当年的谋划所赐。
霍去病原本就有远超常人的军事才能,再加上这深藏不露的心计,难怪会英年早逝。毕竟这么逆天的存在,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不可久存于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