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易被大人发现的情绪──担心

亲子快乐 7年前 (2018-03-15) 阅读数 3 #育儿

相较于高兴、生气、难过、害怕……等孩子常出现的基本情绪,担心是非常内隐的情绪,持续时间可能很长,也不容易立刻从孩子的行为中察觉,有时候,孩子甚至会自己想像一些不安的情境,如果没有适当开导,孩子可能会长时间都抑郁不安。

​担心这种情绪,性质非常不同,例如高兴、生气、难过、害怕……等,都属于孩子常出现的基本情绪,孩子容易体会,大人也容易从孩子的外显行为看出端倪;但「担心」却是非常内隐的情绪,持续时间可能很长,也不容易立刻从孩子的行为中察觉,甚至可能被孩子表现出来的其他情绪所掩盖,父母在处理时要格外敏锐才行。

担心是一只隐形怪兽

担心指的是孩子因过去经验或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所导致的负向情感,例如曾遇过可怕、挫折或压力等情境,进而把这些经验不当的连结到自己身上所引发的身心症状。这些情境可能是孩子的真实经历,也可能是接触了生活周遭各种媒介而来的。例如孩子目睹父母争吵,开始担心父母会离开;或是看到电视上有小孩被绑架的消息,从此陷入焦虑中,整天觉得不安全;有时候,孩子甚至会自己想像一些不安的情境,如果没有适当开导,孩子可能会长时间都抑郁不安。

​还有一种担心是因为对未来不确定而引起的,尤其是对自己没有自信、经常被责难或被过度期待的孩子,很容易在面临未知情况或挑战时,出现焦虑反应或试图逃避。这些情绪可能完全压抑在孩子心里不展现出来,之后转以发怒、莫名哭泣、咬手指甲、尿床等不同的形式显现。

多做一点,让担心远一点

故事中所提的各种转移和舒缓的方式的确可以处理孩子的担心,例如找朋友玩、试着哈哈大笑,或做一些有趣的事,都可以暂时缓解孩子的情绪。但要带领孩子走出担心,要做的事其实要更多一些。

1.养成对话习惯平常就要养成与孩子对话的习惯,让孩子能自然的把想法和感受讲给父母听,很多的不安和担心在这样的对话中便可以得到理解与安慰。

2.留意情绪常态平常多留意孩子情绪表现的「常态」,当察觉孩子出现异于平常的反应模式时,就不要只是处理当下的情绪,应该等孩子平静一些愿意谈的时候,好好聊聊是不是有什么背后的原因在困扰他。

3.必要时就医有些孩子在遇到预期外的环境改变或挫折时,会出现异常的举止或过度的焦虑不安,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生,让孩子长期处在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大人可能要留意孩子是否有特殊的生理或心智缺陷,必要时建议就医诊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亲子快乐

亲子快乐

专注双语亲子早教育儿,原创玩具视频、精选动画及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