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茶可以当口粮茶?这份高性价比清单请收好,能帮你省很多钱

小陈茶事 3天前 阅读数 9 #推荐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几天听到关于隔壁邻居王阿姨的一则趣事。

前几天超市清仓大甩卖,所有生活用品“打骨折”。

邻居王阿姨是出了名的“薅羊毛达人”。

她最出名的事迹是曾经一个人薅了五箱鸡蛋回家,王阿姨的丈夫哭诉,天天吃蛋要吃吐了!

所以这样的活动,她是不可能错过的。

听说她在血拼卫生卷纸时,跟另一个阿姨起了争执。

两人像幼儿园争抢玩具的小孩子般,抓着最后一卷卫生卷纸,谁也不撒手,最后甚至还动起了手。

最后,在超市管理人员的调解下,两位阿姨像做错事被叫家长的孩子般,被各自的家属带回了家。

爱囤货并不是一件稀罕事,对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来说,这是安全感的来源。

在茶圈中,也有不少喜欢囤货的茶友们。

而极具性价比的口粮茶,自然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心动嘉宾。

对于新茶友来说,口粮茶也可以成为带领他们进入茶圈的启蒙老师。

那么什么样的茶可以当做口粮茶呢?

这份干货请一定收好。

《2》

口粮茶既然是每天都要消耗的“口粮”,那么它的核心标准肯定是品质与安全。

作为日常高频饮用的茶品,安全性是第一要义,需要避开农残超标、霉变等问题。

因此在选购时,需要注意这款茶是否由专业茶厂生产加工,品质是否合格,外表、气味、汤色和滋味等是否达标。

首先,可以看干茶的状态。

品质好的茶叶,条索应该完整、色泽均匀,比如绿茶翠绿、普洱乌润。

茶叶干净无杂质,没有碎梗和焦片。

可以轻轻捏一下茶叶,如果轻易就可以捏碎成粉末,说明茶叶的干燥度是合格的;如果茶叶受潮,捏碎则会呈现片状。

其次,看叶底的表现。

品质好的茶叶,冲泡后的叶底应该鲜活柔软,比如绿茶嫩绿、白茶黄亮。

如若叶底僵硬暗沉,那么品质就欠佳。

再次,看认证标志。

建议优先选择通过ISO9001、有机认证等标准化生产的品牌茶,茶叶的品质更加稳定。

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避坑要点。

比如警惕“三无”,即未标注产地、生产日期、质检信息的茶,其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拒绝有异味杂味,比如金属味、腥味、霉味、酸馊味、刺鼻香精味等的茶,百分之两百是劣质茶 。

《3》

口粮茶之所以称为“口粮”,就是每天都不可或缺的东西,也就是意味着消耗量比较大。

虽然每天品茶不宜过量,但由于是每天都要喝的茶品,日积月累,茶品的消耗量也很惊人。

所以,要让普通收入者也消费得起,价格就必须亲民。

性价比为王,因此要合理分配预算。

口粮茶的价格因人而异,但核心原则是“合理预算内选最优品质”。

根据市场调研,主流口粮茶的价格区间为50-300元/斤,少数高性价比名茶可达500元/斤。

高性价比口粮茶清单来袭!

白茶推荐2025一级春寿眉《花弄影》,花香馥郁,汤感甜润;

绿茶推荐黄山毛峰一级,板栗香持久,耐泡程度高;

红茶推荐祁红香螺,带有清甜花果香;

乌龙茶推荐鸭屎香,奶油香与兰花香交织,回甘迅猛;

黑茶推荐茯茶,金花茂盛,菌香醇厚。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省钱小tips:

尽量选大厂的口粮系列,因为大厂的生产较标准化,因此成本较低,保证了品质的同时价格还实惠。

避开清明前买茶,因为“明前茶”的噱头会让一些茶叶溢价。

雨前茶、秋茶的价格会更低,比如白茶中的秋寿眉,绿茶中的雨前龙井。

《4》

一款合格的口粮茶,还要有好的滋味和口感。

茶汤要油润透亮,香气要芬芳馥郁,口感要醇厚绵柔,饮用后还要有徐徐的回甘。

这些都是一款“口粮茶”最基本的修养。

只有这样“不出错”的滋味,才能让刚入门的新茶友喝得舒畅,也能让老茶友喝得痛快。

做到物有所值,方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除此之外,匹配个人的口感偏好更重要,毕竟口粮茶的滋味需符合日常饮用习惯,“适口为珍”是核心原则。

因此,根据茶类的特性,可以分为3大门派。

首先是鲜爽派,适合喜欢清新口感,年轻的茶友。

比如白茶中的白牡丹,堪称茶界“花仙子”,花香清雅,喝一口仿佛跌进万花园,甜润醇和,让人心旷神怡;

绿茶中的安吉白茶,滋味鲜爽,留有回甘,且耐泡程度高。

其次是醇厚派,适合个性较成熟稳重的茶友。

比如普洱茶中的沱茶,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经历岁月的风雨更加睿智,陈香醇厚。

乌龙茶中的浓香型铁观音,具有浓烈的炭焙香,让你仿佛身处秋天的百果园,鼻腔充斥着果子熟透后的韵味。

最后是香甜派,适合女性茶客或下午茶的活动。

红茶中的滇红金螺,冲泡后仿佛打开了奶奶家的蜜饯罐,浓郁蜜香直冲鼻端。

《5》

总之,请牢记口粮茶的“黄金三角”公式:

品质安全 × 价格合理 × 滋味适口 = 理想口粮茶。

建议新茶友从品牌的基础款入手,这样有助于逐步探索个性化的偏好。

假如有商家支持试喝,那再好不过了。

可以进一步降低试错的成本。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陈茶事

小陈茶事

小陈姑娘陪你一起分享好茶!分享喝茶带来的种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