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血青春期,恋爱是不是唯一

抽屉电影 2周前 (04-27) 阅读数 6 #娱乐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个特殊阶段,情感开始了朦胧,男女间的期待多了几分,作为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少年的情感总是会被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搬上荧幕。而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如何对待情感,又对其有哪些期待呢?或许今天这部经典的影片会给大家答案。

《初恋这件小事》讲述的就是青春期少男少女间情感朦胧的故事。初中少女小水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但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时期,哪怕是普通的孩子内心中也有着自己的期待,小水的期待就是帅气的学长阿亮。阿亮是整个初中女生心目中的核心,人长得帅气,形象也很阳光灿烂。小水跟自己的死党一样,对于阿亮总是有种莫名的期待。即便小水知道眼下的自己跟阿亮在一起的可能性很低,但这种期待却无法被抹灭。

机缘巧合之际,小水因为演话剧的缘故跟阿亮有了交集,慢慢的,小水也开始变得自信起来,越来越自信的小水开始引起了阿亮的注意,后来阿亮也渐渐地对于这个曾经被忽视的小女生产生了好感。然而阿亮的好友转校来到这个初中后,却也喜欢上了小水,两个人展开了竞争,阿亮并不愿意跟自己的好友反目,只能将自己的爱藏在心里,面对着两个男生的攻势,小水渐渐的力不从心。

《初恋这件小事》正如片名一样,对于初恋而言,在人生的发展阶段中确实是一件小事,但研究这一件小事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本片唯一被诟病的就是给出了一个结局,当然,曾几何时,人们都愿意一部影片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结局。本片没有免俗。但结局之外,我们似乎可以对初恋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做一点点小小的归纳,什么样得初恋人们最喜欢,或者说我们再看这一类型的青春电影的时候,我们看的是什么?

如果用当代的目光去审视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引发政治正确者反感的现象,比如说小水喜欢帅气的阿亮,小水在变美后才能获得阿亮的注意。这固然会让一部分人反感,但这种反感是顺应人性还是反面,我们需要理一理清楚。小水固然在学会了打扮之后才更加有自信,外貌对于一个人的加分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大可以用一种理念来打破抹平这种存在,但我们能颠覆人性吗?很难。

每一个人都可以回想一下自己青春期的时候,喜欢的究竟是谁?是样貌平平的人,还是长相出众的人?不排除前者存在,但后者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谁都愿意成为万众瞩目的人,这是客观事实,在这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万众瞩目的人自然而然地会迎来更多的人的目光。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个事实而去强调无差异。那么小水在片中也有一个行为就无法解释了。小水面对着亲吻自己的阿亮以及另一个普通男生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那么这是否应该对于小水也进行批判呢?

我们之所以会喜欢青春片,原因在于青春片可以让很多人找到一些自己曾经的碎片,这是青春片的核心,我们不去营造一种超脱出常人的氛围,也无需编撰一个让每一个人都满意的故事,这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真正有意义的是青春片或者是青春期对于我们的启示意义,那就是如同小水一样的蜕变的发生。小水之所以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她为了一个目标而改编自己之前的怯弱的性格,而变得更加自信。

回想一下,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在青春期所期待的那样吗?只不过影片当中的主人公实现了而已,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多梦想或者期待都没有实现,也因此,在影片中找到答案的时候,观众们会感觉到共鸣发生。

哪怕是小水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男生而改变自己,哪怕是这种改变的初衷并不那么有意义,但小水在改变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且这种自信使得她今后的人生路有了改进,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自己的美好愿望在发生吗?小水前后发生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外貌发生变化,而是真正的让原本唯唯诺诺的小水变成了一个自信大方的小水,这才是影片呈现给观众的核心点。如果仅仅是外貌发生变化,小水依旧是不敢去追求自己的阿亮,更不敢去拒绝阿亮的好友的追求,这是基本的逻辑。

当然,青春期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比于小水的下决心改变,且让改变发生,很多时候,我们普通人并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可能大多数人就会像小水的几个小伙伴那样,最终还是没有能下定决心完成蜕变,但这正是小水这种改变的重要意义所在。

青春期就是青春期,虽然是人生当中的一个小小的阶段,但青春期并不是千篇一律,之所以我们对于之前的青春片有了新看法,不过是我们自己变了而已,曾经的青春期,并没有谁能脱离实际。

……

你好,再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抽屉电影

抽屉电影

佳片有约,邀您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