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编队司令是什么级别?担负怎样的职责?我国首任编队司令是谁
不同于航母舰长只是相当于师长的正师级大校,航母编队司令不仅要更高一级,对应副军级少将军衔,而且还是整个航母战斗群的最高指挥官,因而也属于海军的高级别将领。
别看他只是比航母舰长高了一个级别,实际权限却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航母舰长通常只负责具体的战术执行和航母本舰的指挥任务,就连航母甲板上的舰载机作战起降指挥都不归其负责,而是由航母上同样为正师级的舰载机联队长进行指挥。
而航母编队司令则负责整个编队更高更复杂的作战指挥任务。要知道一个航母编队通常要由航母、驱逐舰和护卫舰、潜艇,以及补给舰等6到10艘舰艇组成。所涉及到的海空联合作战,以及各舰各部门指挥协调的难度极大。
因而至少需要达到少将级别的海军指挥官,才能统筹如此复杂的作战体系,并且能够直接向战区或海军司令部汇报工作。毕竟航母是国之重器,航母战斗群更是捍卫国家利益的底气,编队司令没有相应的衔级也很难镇得住场面。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实际的作战指挥,编队司令要负责整个编队的攻防策略,包括防空反潜和对海打击等任务。
例如决定是否出动舰载机拦截敌机,或者调配驱逐舰反潜,都需要编队司令做出及时的分析和决策。而这种决策绝不是拍脑袋就能实现的,是要在相应掌握编队内部的雷达、导弹和舰载机等资源的情况下,协调好资源和任务分配。
比如是将防空任务重点交给055大驱还是052D驱逐舰的“中华神盾”驱逐舰,反潜任务交给护卫舰或是者直升机。都需要航母编队司令有足够的判断力,并做出适时地调整。
编队内各舰艇和舰载机联队,以及预警机等单位的行动,也都需要有人作为核心进行协调指挥,才能实现真正的联合作战协同。而航母编队司令实际上也就像是一个海上的总调度,当然也更像一个体系化的指挥中枢。
虽然航母编队一般都有3层防御体系,最外层可延伸至400公里左右,由预警机和舰载机对敌对目标进行拦截。
同时中层防御在50到200公里左右,可依赖驱逐舰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50公里内的近程防御还有相应的近程防空导弹和近防炮等武器。但这并不意味着航母编队就能高枕无忧了。
在遭遇饱和攻击或电子战时,仍然需要快速调整防御策略,例如启动电子干扰或分散编队阵型等。而这些都是需要依靠编队司令做出判断,并下达命令进行指挥的。
当然在信息化作战条件下,编队司令也是依靠卫星、数据链和指挥信息系统,实时掌握战场态势。但这些只是用来提供情报的技术基础,真正决定指挥成败的还是编队司令。
我国首任航母编队司令是辽宁舰航母编队的司令王海少将,其长期在南海舰队服役,曾任驱逐舰舰长和舰队航空兵副司令,拥有丰富的舰队作战指挥经验。
2010年晋升少将后于2012年伴随着辽宁舰服役正式执掌辽宁舰编队。后来其又在2016年晋升为中将,并继任海军副司令员。
看了我国航母编队司令的级别,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