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读书会 ‖ 何帆:不下牌桌,方得始终

文丨汤一凡(方塘传媒编辑传播中心见习编辑)
【一】
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而经济的发展,就像海浪的起伏,推动我们前行。
在增量时代,经济是那片充满希望的汪洋大海,阳光明媚,机会无处不在;在存量时代,经济则像是退潮后的沙滩,看似平静,却时时刻刻暗藏挑战。
“不下牌桌,方得始终。”这句话不仅是对企业家精神的倡导,也是对现代商业环境的真实写照——在商业的“牌桌”上,如何应对不可预见的挑战、如何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是所有企业和个体需要思考的命题。
如今,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同行的竞争,更多的是来自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波动等。在这场充满未知的“牌局”中,如何才能保持竞争力?
何帆新近出版的《变量7:为了不下牌桌的创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并试图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日益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商业世界中,能够坚持到底并最终脱颖而出。
书中的案例展示了创新如何成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核心竞争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启发了我们思考商业创新背后那些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变革。

【二】
在这本书中,何帆强调了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而是综合性思维和文化的变革,并通过多个具体的案例,详细阐述了不同行业在面对挑战时所采取的创新策略。
无一例外,这些策略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变革烙印。
例如,天鹅到家的转型并不是简单的业务拓展,而是在中国逐渐加剧的老龄化社会中发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服务成了新的增长点,天鹅到家的创新不仅是从月嫂服务到养老服务的简单拓展,而是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
所以,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商业案例,更是整个社会变革的缩影。据陕西健康养老公众号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3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四亿,增速居世界首位。
老龄化的加速,不仅给传统的养老机构带来了压力,也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可以预见的是,从健康产业到养老科技,未来几年将涌现出更多关于“人口红利”反向运作的创新实践。
另一项值得关注的趋势是技术如何推动行业的跨界融合。天元智能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机器维修,不仅突破了传统维修模式的瓶颈,也让我们看到了技术如何颠覆传统行业,带来根本性变化的。接下来,AI、物联网、大数据已经并将继续渗透到各个行业,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金融到医疗,跨界融合正在成为几乎所有企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和依托。
这些创新的案例,与其说是对传统行业的“破旧立新”,不如说是基于对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当一个行业面临颠覆时,那些敢于站在科技最前沿的企业,往往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还有一种创新是来自于中国的文化自信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企业一直以低成本、低价格制造而著称。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中国企业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这种转型不仅仅是技术在上的转变,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何帆指出,全球化的回归不仅是各国贸易战、全球供应链重构等宏观背景下的必然结果,它还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文化自信和战略自觉。
过去,中国的文化产业曾被认为是“软实力”领域的薄弱项,但随着中国游戏、电影等产业的崛起,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产品开始走向世界。从《黑神话:悟空》到《哪吒2:魔童闹海》,这些代表性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企业的硬实力,更展现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如今,全球化早已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扩张,更是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对外传播。
如何实现文化的逆袭,如何让中国的企业能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但生存下来,而且可以占据一席之地,这背后涉及到的正是如何在全球化战场中找到本土文化的优势,并在跨文化交流中获取话语权。

【三】
书中还讲到了一个发生在河北河间的产业转型和区域创新发展的故事。在当地,通过政府、企业与学术界的协同创新,河间成功地从一个普通的废品回收基地发展成了产业集群中心。
这个案例一方面再次提醒我们,创新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多的是如何整合资源,实现协同效应。“大量的创新都来自混搭,也就是说,它们只是把已经存在的事物又用新的方式表达了一遍”。
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企业面对外部压力时,必须保持灵活性和韧性,没有一种“万能公式”可以适用于所有行业和公司,灵活应变、与时俱进才是生存之道。
未来的企业创新,可能会走不同的方向。一些企业可能会专注于技术创新,另一些则可能通过优化管理模式、提升产品质量等方式来创新。无论是“破旧立新”,还是“修修补补”,企业在选择创新路径时都应该依据自身的资源和市场需求进行决策。
存量时代虽然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新的机遇,企业和个体需要调整策略,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
比如,可以通过下沉市场、细分领域或生态系统的丰富性,找到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在这方面已经并将继续涌现出很多案例:一些传统行业的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一些企业通过深耕下沉市场,获得了更多的新客户群体。
另外就是,在存量时代,企业的竞争势必将变得更加激烈,但合作也变得更加重要,甚至是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双赢。例如,一些科技企业通过开放平台,与更多的开发者共同合作。就像华为的“纯血鸿蒙”平台,就是与更多的开发者共同打造生态系统,实现了更大的市场价值。
可以说,存量时代的底色不仅仅是竞争,更是合作共赢。
还有就是,在存量时代,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边界,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盲目扩张只会增加不确定性,消耗企业的资源和精力。例如科技公司极飞对于无人驾驶拖拉机的下注,让我们看到,存量时代的精神不仅仅是扩张,更是深耕。
在存量时代,企业更像是一棵棵大树,把根深深地往下延伸,坚守自己脚下的“一亩三分地”,才能在风雨欲来时屹立不倒。
对于个人,则要学会自省,并与世界和解。
“有的时代风调雨顺,有的时代阴雨雾霾,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改变不了时代的主题。但是你所不能改变的事物,统称为’命运‘。命运或许会陷你于困境,但无法治你于死地。用一口真气护体,能扎稳自己的地盘。用一招斗转星移,能把看似有千钧之力的时代冲击轻轻化解。”
这中间,也体现着“不下牌桌,方得始终”的智慧与哲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