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3天未能突破,巴军反击,一出手又击落1架阵风,莫迪漏了老底

玛超说 3天前 阅读数 351 #军事

印巴空战后,双方的冲突烈度陡然升级,印军连续三天出动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对巴基斯坦境内的目标实施轰炸,甚至还炸到了巴国首都伊斯兰堡附近。于是巴军宣布,启动代号“铜墙铁壁”(Bunyan-un-Marsoos)的反击行动,那么巴军的反击力度有多大?反击的界限在哪里?

就在反击行动开始以后不久,巴基斯坦军方宣布,在旁遮普省锡亚尔科特地区击落一架印度空军战机,飞行员被当场俘虏。据可靠消息透露,这架战机极可能隶属于印军赫赫有名的第17“金箭”中队,而飞行员是印军唯一的女性“阵风”战斗机驾驶员希万吉·辛格。

若最终确认是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这将成为印度近期损失的第四架该型战机。印度此前将采购的36架“阵风”战斗机大部分部署在中印边境,在巴方战线仅保留12架。经过连续损失,印军在该方向的“阵风”机队已折损三分之一,其空中优势正被快速削弱。

巴军宣布反击后,攻势相当凌厉,先后发射“法塔赫-1”远程火箭弹和“法塔赫-2”弹道导弹,精确命中印方多个军事目标,战机更是多次越境出击,对印度古吉拉特、安巴拉等重要空军基地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摧毁了印军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并且通过网络攻击,摧毁了印度70%的电网,甚至将打击范围延伸至新德里周边地区。

巴军这种高强度的军事打击,主要有三个目的:首先是削弱印军的前沿部署,通过摧毁边境基地和防空系统,实质性压缩印度的战略纵深;其次是重点打击印度的军事经济节点,破坏其军工能力,延缓战力恢复速度;最终目的是重塑地区战略平衡,以战促和,迫使印度接受新的边境安全框架。

巴军方在5月7日曾公开表示“本可击落15架印机但选择克制,最终只击落5架”,这个表述其实对印度的最后通牒。随着印军持续升级空袭行动,巴方显然已转向更为彻底的军事解决方案。

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冲突将印度总理莫迪置于执政以来最严峻的安全危机之中。若“阵风”战机连续被击落的消息得到最终确认,将直接冲击其精心打造的“强军强国”政治形象。倘若巴军成功实现边境“去军事化”的战略目标,印度对巴的军事威慑能力将出现历史性倒退,势必引发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强烈反弹。

回望印巴冲突史,1965年战争后形成的脆弱平衡,曾维持了数十年的相对和平。但此次冲突呈现出全新特点,巴军在技术装备和战术体系上形成局部优势。军事分析家指出,现代战争已进入“体系对抗”的全新时代。印度虽然拥有数量更多的先进装备,但其指挥体系僵化、兵种协同不足的固有缺陷暴露无遗;反观巴军依托现代化的作战网络,展现出更高的作战效能。这场冲突,直接将印度的老底暴露了!

这场冲突或许会成为军事史上小国通过智能建军,成功对抗规模优势的经典案例。当前局势发展存在多种可能:若印度无法在短期内扭转颓势,可能被迫接受国际调停;而巴基斯坦或将借此战略窗口,争取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建立新的谈判框架。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冲突已经深刻改变了南亚地区的军事平衡,其影响必将持续发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玛超说

玛超说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胸得宽广,格局要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