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汉高祖为什么没有像汉文帝一样搞“更为元年”?

鬼说天下 2周前 (03-30) 阅读数 13 #历史

本鬼在前文《没有年号的汉文帝为什么会有“前元”和“后元”这种纪年名称?》中提到,汉文帝在他在位的第十七年宣布“更为元年”,导致汉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分为“前元”和“后元”。汉文帝之前的战国秦惠文王曾经“更为元年”,在位十六年的汉景帝更是两次“更为元年”(前元、中元、后元)。

战国到西汉初年搞“更为元年”的理由一般有两种:一是君主名号变更,比如秦惠文王是称王后“更为元年”的;二是发生了特殊事件,比如汉文帝。由此来看,称帝的秦始皇和汉高祖是最应该搞“更为元年”的。可是秦始皇和汉高祖却没有像搞“更为元年”。这是怎么回事呢?本鬼说说一家之言。

自从“禹传子,家天下”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古代君主:君主之位的合法性从何而来?西周以前对该问题的解释是“天命论”,即君主的合法性来自于上天,这也是商朝搞“人祭”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武王伐纣之后,“天命论”在现实面前遭遇重创,西周的开国君臣开始反思“天命论”的不足。

西周对“天命论”的反思结果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将“天命”与“民心”绑定,提出“天命在民”;第二是提出“功德论”,即君主的合法性来自于真正功绩和品德。到了“礼崩乐坏”和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纯粹的“天命论”在士人以上的阶层中已经实际破产,更加适合大争之世的“功德论”逐渐成为主流。

虽然看起来是两代人,但秦始皇只比汉高祖大三岁,两人的政治理念是在“功德论”盛行的战国后期和秦汉之交形成的。正因如此,秦始皇和汉高祖都宣称自己的皇位合法性来自于“功德”,比如“皇帝建国, 德并诸侯, 初平泰壹”;“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

对于秦始皇和汉高祖来说,“更为元年”更偏向于“天命论”,不符合他们以“功德论”建立皇位合法性的政治观念。因此虽然秦始皇和汉高祖都是从诸侯王升为皇帝的,在位期间也是大事频出,但他们二人都没有“更为元年”。而被功臣拥立的汉文帝功德不足,只能靠“更为元年”来强调合法性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鬼说天下

鬼说天下

余致力于胡侃中外诸般门类十余年,望与诸君共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