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女生遭长期欺凌致精神崩溃!家长血泪控诉:谁在纵容校园暴力?

微观世界聚焦 3天前 阅读数 8 #社会

14岁女生萱萱(化名)自2023年9月入学镇坪县某初中后,持续遭遇异常对待:

严重的心理创伤,一度生活无法自理,日常生活需要穿纸尿裤。

每月发生2-3次被同学拍黑板擦、抢扫把及言语攻击事件

2023年7月价值3700元眼镜被两名女生损坏,最终三方各承担900元赔偿

2024年11月1日课间遭男生掌掴致面部损伤及外伤性耳鸣

镇坪县医院2024年11月2日出具的《诊断证明》

萱萱的一篇作文

华西医院2024年11月22日-12月16日住院记录显示:

诊断结果:急性应激反应、紧张综合征、精神发育迟缓待查

临床表现:语言功能退化、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昼夜行为异常

后续状况:持续中药治疗至2025年2月逐渐恢复基本生活能力

校方处理:

调解赔偿但未认定校园欺凌

组织涉事学生写保证书、训导谈话

2025年1月调解未果建议司法解决

公安机关:

2025年4月30日立案调查

认定掌掴属偶发事件,对涉事男生不予行政处罚

2025年4月30日,镇坪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出具《行政案件立案告知书》

教育局回应:

未发现长期欺凌证据

确认开展家访等善后工作

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争议

专业解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向阳)

1. 病理机制:

急性应激障碍与紧张综合征属严重精神障碍

心理创伤程度与个体耐受性密切相关

长期"轻微"侵害可能累积成重大创伤

2. 责任认定:

教师应具备基础心理干预能力

学校需履行心理健康筛查义务

对已知侵害行为不作为涉嫌失职

3. 康复建议:

家庭成员全程陪护

创造低压康复环境

持续专业心理干预

该事件凸显三大焦点问题:

1. 校园欺凌认定标准争议:物理伤害与心理伤害的评估差异

2. 教育机构责任边界:日常管理与危机应对的规范缺失

3. 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机制:筛查制度与应急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当事人家属已启动法律程序,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教育部门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微观世界聚焦

微观世界聚焦

分享大千世界的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