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遗相约千年文物,福鼎白茶非遗传承人走进陕西考古博物馆

海峡新干线 6个月前 (10-25) 阅读数 5 #社会

10月25日上午,陕西考古博物馆走进了一批特殊客人,他们是来自福建省福鼎市的40位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和身着畲族民族服装的10位白茶仙子们,来这里是举行“千年白茶,重返古都”福鼎白茶非遗传承人走进西安暨陕西考古博物馆交流活动。

200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蓝田县吕氏家族墓葬考古获评当年的全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在墓葬出土的一个铜质渣斗里,考古专家发现了千年之前的茶叶,这条轰动一时的新闻还被央视大篇幅报道。后经专家判断,这些出土的茶叶正是北宋时期来自福建福鼎的白毫银针,这也成为了福鼎白茶千年历史的最好证明。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副院长孙伟刚在活动仪式上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交流互动,没想到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葬的考古却影响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福鼎白茶整个行业的发展,影响到这么多白茶非遗传承人对历史与考古的理解和尊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孙伟刚向福鼎市茶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陈兴华赠送图册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福鼎白茶的一张名片。

带队开展本次交流活动的福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福鼎市茶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陈兴华表示:非遗传承人是福鼎白茶发展的中坚力量,组织40位非遗传承人走进西安,来到陕西考古博物馆参观交流,就是要让所有非遗传承人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千年白茶的历史,了解“传承”两个字的意义,从而更好的促进福鼎白茶发展。

福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福鼎市茶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陈兴华

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厅里,当非遗传承人代表、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福鼎市茶业协会会长林振传近距离看到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的千年前的各种茶器,显得非常激动,他坦言福鼎白茶历史悠久,但此刻,“历史”两字变得具象化,作为非遗传承人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又重了很多。

非遗传承人代表、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福鼎市茶业协会会长林振传

为了表达福鼎白茶全行业对陕西考古博物馆和考古专家们的敬意,福鼎市茶业协会从福鼎运来一饼重达100斤、价值18万的特制纪念茶,赠送给陕西考古博物馆收藏。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福鼎是世界白茶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有着“世界白茶看中国,中国白茶看福鼎”的美誉。

2023年,福鼎茶园可采摘面积约30.5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3.2万吨,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150.13亿元,比增8%,有效带动38万涉茶人员增收致富。“福鼎白茶”以70.66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15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海峡新干线

海峡新干线

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官方号 深耕台湾 放眼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