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浙大副教授想找00后名校毕业美女,哪里出了问题?

浮游千里 1周前 (03-21) 阅读数 14 #社会

我们对女人的包容度比对男人的包容度要高很多,女人向上择偶是聪明智慧,是人往高处走,是符合世俗人伦的做法。男人即使是向着水平面去择偶,那也是痴心妄想,大家高低得怒斥几句这人没有自知之明。

一个浙大36岁的副教授想找一个比他小十多岁的名校毕业美女,而且还不局限于本科学历的学校,也就是说你在那些顶级985读了研究生就行,专业也无所谓。

众所周知,最值钱、最有含金量的就是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比起本科来说大打折扣,而且难度也不在一个等级上,再好的研究生学历也无法掩盖第一学历的缺陷。

这的确是一个妥协。再看一下我们国家小镇做题家的数量,他完全可以找到一个00后的小镇做题家,以他浙大副教授这个铁饭碗的资本,足够找一个这样的对象了。

所以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呢?

当然出在了大众的认知上和他的高调上。

大众眼里的顶尖985学历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高级货色,读了顶尖985的女人更加是优质女性的代表,她们本身就足够有能力了,不需要找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人,对方那点资本不足以吸引这样的女人。

第一,中国一向是老夫少妻的搭配,丈夫平均比妻子大了六岁。男人越成功,他找到的老婆就越年轻。

第二,985学历的女性的就业情况和收入情况并不算理想,就算是那些读了985本科的女性,她们当中至少有一半人最后当了家庭主妇,还有相当一部分最后当了大龄剩女,还有一部分打拼到中年就遇到了失业裁员降薪的危机。

大概是八年前,我去一家做半导体的公司,看到他们公司的员工基本都是985学历,本硕都是985学历,但是他们公司的平均工资只有一万多,应届毕业生就只有八千多的月薪。

我用“只有”来形容他们,就是说学历所带来的期望和现实有着巨大的鸿沟,你们可千万别停留在二三十年前,带着那个年代的思维来看当下的事物。

你们可以说那个浙大副教授年薪肯定没有百万,这个的确是事实,他大概率吹牛了。他的年薪大概就只有二三十万的样子,而且他属于马克思学院,也没什么科研项目,也没法从哪搞钱,在外面公司也难当什么独立董事,外快也不多。

但是,他的社会地位高,他有个铁饭碗,他的收入和福利待遇不算差,至少比全国98%的人都要更好,说得直白点,他比99%的人都好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教授这个行当虽然名声大不如前了,但仍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36岁的副教授算得上年轻,还有大把的机会成为正教授。

一个985毕业的女性,她们的择偶目标大概率是年薪百万的男人,只不过那些985高校每年都输送大量的毕业生,其中也不乏美女。但是社会上年薪百万的男人的数量就那么些,每年的增量到底是正数还是负数都说不准。

这么多年来,成为美女的概率并没有提高,成为985硕士的概率不降反增,而成为百万年薪的精英的概率却越来越小。

这就导致了985毕业的高标准女性只能成为大龄剩女,狼多肉少的情况下就只能饿死一批狼。

在这么一个学历大幅度贬值的年代,985的硕士没什么价值,而最能体现一位女性985硕士的学历价值的地方,就是婚恋市场。

这不是我在贬低谁,而是她们自己的行为就是这样的,她们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这样的。读书就是为了找个优质男结婚生子,然后当家庭主妇。

我曾经拿几个朋友举过例子,他们家里都配备了一位家庭主妇,他们家里的家庭主妇都是顶级985本硕学历,具有保荐代表人证书,通过了司法考试,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有着金光闪闪的简历,然后这份简历被扔在了家里的角落落灰,她们每天就吃吃喝喝花花钱,做做瑜伽,到了时间去接孩子。

可现在不同以往了啊,他们是什么时机找的老婆,往前倒二十年是什么行情,现在是什么行情。

当下的优质男越来越少,经济也不景气,你上哪找那么多的优质男?

只不过这个人太高调了,把事情放到网上来了,搞得一些人眼红,戳破了一些人的梦,降低了她们的预期,自然就得挨骂。

挨骂归挨骂,事实就是这样的,谁骂都改变不了现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浮游千里

浮游千里

每个人都有活得明白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