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偶男主一番盘点,白敬亭,檀健次,张凌赫,谁能抗住原著人设了
三大视频平台的男主角之争真扯,优酷的《难哄》导演加了性骚扰戏被骂惨改剪辑,白敬亭0.5倍速断句像拍MV太做作,腾讯《滤镜》虽然热度破2万却充满容貌歧视和幼稚剧情,檀健次远景身高暴露苏感全无,爱奇艺《爱你》张凌赫依旧表情管理严格演技僵硬,医生爱上病人的设定也违反职业道德,三平台都是IP改编却没谁真正把握住原著人设。
优酷那部《难哄》从播出时间上看是最早的,2月18号上线,找来《恶作剧之吻》那个导演,这一点确实有吸引力,毕竟是经典偶像剧的掌舵人,观众对他多少有点期待,可这位导演脑子好像进了水,居然给女主加了一堆原著没有的性骚扰情节,这操作属实迷惑,观众看到这些桥段直接炸了,弹幕里骂声一片,导致整部剧一开播口碑就直线下滑,真不知道是谁拍板通过这个剧本的,好在制作组发现问题后立刻行动,重新剪辑掉那些让人不适的片段,不然这剧可能就彻底凉了,但被伤害的观感估计很难完全修复。
白敬亭这次的演技表现得非常刻意,那种故意放慢的说话方式,0.5倍速的断句,看起来像是在故意展示自己的帅气而不是在演戏,每个眼神都像是对着镜头,而不是对戏的演员,这种表演方式让人感觉他好像在拍MV而不是电视剧,虽然他长得帅是事实,但过于刻意的表演反而适得其反,很多观众都在抱怨这种不自然的感觉,明明《号码百事通》里的表现还不错,怎么到了这部剧就变成这样了,是角色不适合他还是导演的问题我也说不清。
作为《偷偷藏不住》的姊妹篇,《难哄》承载了不少前作粉丝的期待,大家都知偃列,前作口碑还算不错,赵露思和吴磊的组合也挺受欢迎,可这次白敬亭和章若楠能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现在看来还真是个问题,特别是在剧集开播后遇到这种争议,即使修改了剪辑版本,观众心里已经有了阴影,这部剧想要翻身恐怕不容易,除非后面的剧情有什么神展开,否则很难超越前作的成绩。
剧中白敬亭的人设应该是高冷总裁那一挂的,这种角色已经被演烂了,市场上有太多类似的形象,想要脱颖而出确实不容易,但他那种刻意的表演方式显然不是正确的选择,高冷不等于机械,克制不等于僵硬,演员需要在内敛中展现情感的细微变化,而不是简单地放慢语速皱眉头,这可能也反映了当下偶像剧的一个普遍问题,过于强调外在形象而忽略了角色的内心世界,最终导致表演流于表面。
《难哄》的改编其实暴露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创作团队对原著的态度,为什么要添加原著中不存在的情节,特别是那些明显会引发争议的内容,是觉得原著不够吸引人吗,还是单纯想制造话题,我猜测可能是后者,现在的剧集太多了,每个平台都想吸引眼球,但这种低级的博眼球方式只会适得其反,况且原著粉的力量不容小觑,他们对原作的熟悉程度远超创作团队的想象,任何不尊重原著的改编都可能引火烧身。
这部剧的片名叫《难哄》,看来制作组自己也难哄了观众,特别是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观众的选择太多了,一部剧如果没有在开播时就抓住人心,很容易被淘汰,虽然白敬亭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但单靠流量明星已经很难支撑一部剧的全程热度了,内容才是王道,这一点似乎被很多制作方忽视了,他们总觉得请个大明星就万事大吉,结果往往是高开低走,热度无法持续,《难哄》的状况就很典型。
剧集播出后,网上有不少观众对比原著进行讨论,发现改编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不仅添加了那些争议情节,还改变了一些原著中的重要设定,这种改编方式让原著粉很是不满,毕竟他们是冲着原著才来看剧的,结果看到的却是面目全非的改编版本,这种落差感自然会影响观剧体验,也让人怀疑,为什么要买下IP改编权,如果根本不尊重原著,还不如直接原创一个故事,至少不会承受原著粉的压力。
腾讯的《滤镜》在2月24号播出,热度一下子就冲到了23000,这个数字确实很惊人,说明腾讯的宣发能力和流量资源确实强大,但热度高不代表口碑好,这部剧的评价可以说是好坏参半,一方面它尝试了科幻元素与偶像剧的结合,这种创新值得肯定,另一方面剧情却被不少观众吐槽幼稚,特别是那些面试场景中直白的容貌歧视,感觉像是倒退了十年的设定,在当下这个强调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中,这种设定显得格外刺眼和不合时宜。
檀健次和李兰迪的组合本来挺有期待的,两人都是有演技基础的年轻演员,加上桐华的原著小说,这阵容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可惜檀健次这次似乎有点使不上力,尤其是在与李兰迪对戏的远景镜头中,身高差距问题被无情地暴露出来,直接影响了整体的苏感,这不能完全怪他个人,但确实成了剧集的一个硬伤,导演团队在镜头设计上应该更加用心才对,避免这种明显的问题,现在的观众眼睛越来越毒辣,这些细节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
《滤镜》作为科幻偶像剧,本应该在科幻元素上多下功夫,创造一个有说服力的未来世界观,可实际上剧中的科幻设定非常肤浅,基本上就是外表包装,核心还是老套的偶像剧套路,这种半吊子的科幻元素反而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既不能满足科幻迷的期待,也无法为传统偶像剧增添新鲜感,剧中那些所谓的未来科技,看起来更像是现有技术的简单外延,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这点确实让人失望。
容貌歧视的问题在《滤镜》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剧中那些面试场景,直接按外表筛选人才,这种设定放在现在看来非常落后和不妥,特别是在全社会都在提倡多元审美和反对外貌焦虑的大环境下,这种剧情设定显得尤为突兀,创作者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认为这样设置有戏剧效果,但实际上这种处理方式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也让观众感到不适,这恐怕是《滤镜》口碑褒贬不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男主角的檀健次,这次的表现似乎不如以往,身高问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没能完全把握住角色的特点,表演中缺乏那种能让观众共鸣的灵魂,虽然外形条件还不错,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可能是角色本身写得不够丰满,也可能是他对这种类型的角色理解有限,总之这次的表现确实有些差强人意,这种感觉在与李兰迪的对手戏中尤为明显,两人的化学反应并不如预期中那么强烈。
科幻偶像剧的尝试本身是值得肯定的,国产剧需要更多类型创新,不能总是拍千篇一律的现代都市剧或古装剧,但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真正理解科幻元素的精髓,构建一个有深度和逻辑的世界观,同时保留偶像剧抓人心的特质,这种平衡很难把握,《滤镜》的尝试虽然不够成功,但至少为后来者探索了一条路,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更好的科幻偶像剧出现。
剧中的科幻设定虽然不够深入,但也有一些有趣的想法,比如将人的外表与内在进行分离的概念,这本身是个值得探讨的哲学命题,可惜剧中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挖掘,而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如果能更加深入地探让整部剧的思想性大大提升,毕竟科幻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那些华丽的特效和设定,而是通过这些想象来反思现实社会的问题和人性的本质。
爱奇艺的《爱你》在2月25号播出,也就是三部剧中最晚上线的一部,由张凌赫和徐若晗主演,改编自小说《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这部剧一开始就走的是唯美路线,画面确实很有质感,滤镜打得恰到好处,看起来像是精美的MV,但唯美的外表下,剧情却有点让人费解,特别是那个医生对患者一见钟情的设定,这明显涉及到职业伦理问题,可剧中却完全没有对此进行探讨,而是将其浪漫化,这种处理方式确实值得商榷。
张凌赫的演技问题一直都存在,从古装剧到现代剧,他的表情管理都过于严格,总是那种冷冷淡淡的神情,虽然颜值确实很高,但演技却无法匹配,这种表演方式可能在某些特定角色上还说得过去,但放在不同类型的剧中就显得单调乏味了,观众看多了自然会审美疲劳,《爱你》中他的表现依然延续了这种风格,没有太多突破,这不禁让人怀疑,是他本人的演技问题,还是导演组没能调动出他的表演潜力。
《爱你》首播热度破6000,这个数字不算太高,但对于爱奇艺来说也不算太低,考虑到它是三部剧中最晚播出的,能有这样的起步热度已经不错了,问题是能否保持后续热度,这就要看剧情发展和口碑了,目前看来,观众对这部剧的评价比较两极分化,有人被唯美的画面吸引,也有人对剧情逻辑和演员表现提出质疑,特别是那个医生爱上病人的设定,引发了很多讨论,这种争议或许能为剧集带来一定的话题度,但不一定有利于口碑的提升。
医患关系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特别是在当下医患矛盾时有发生的社会环境中,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浪漫化处理需要格外谨慎,因为这可能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在现实中,医生对患者产生非职业性的感情是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可能导致医疗判断的偏差和患者权益的受损,剧中却将这种关系美化,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创作者应该意识到,娱乐作品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为了浪漫效果而忽视现实中的伦理原则。
张凌赫的颜值确实很高,这是他最大的优势,也是他能够获得这么多角色机会的重要原因,但演员不能只靠脸吃饭,特别是在当下观众审美越来越成熟的环境中,单纯的颜值已经很难满足观众的期待,更多人开始关注演技和角色塑造,这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凌赫如果不能在演技上有所突破,恐怕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演艺圈中保持长久的吸引力,毕竟颜值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滑,而演技却可以随着经验积累而提升。
《爱你》虽然在画面上很唯美,但剧情逻辑上却经不起推敲,这也是很多观众吐槽的点,特别是那些医院场景,完全不符合真实医院的运作方式,这种为了浪漫效果而牺牲真实感的做法,让整部剧显得很虚浮,没有扎实的基础,纯粹靠颜值和滤镜支撑,这种创作思路在短期内或许能吸引一部分颜值至上的观众,但很难获得长久的认可和口碑,毕竟再美的外壳,没有内核支撑,也只是空中楼阁。
徐若晗在剧中的表现相对来说要好一些,至少比张凌赫更有表情,能够传递出角色的情感变化,但她的戏份似乎被削弱了,更多的镜头给了颜值更高的张凌赫,这种失衡的戏份分配也影响了整体的观感,两位主演之间的化学反应并不强烈,可能是因为他们之前没有合作过,也可能是角色设定本身就缺乏说服力,总之这对CP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是命中注定的一对,而更像是被安排在一起的两个漂亮人物,缺乏那种让人心动的火花。
优酷腾讯爱奇艺三大平台几乎同期上线新剧,这种操作实在是有点奇怪,按理说应该错开时间,避免直接竞争才对,可他们偏偏选择在2月中下旬密集播出,这不禁让人怀疑是否存在某种暗中较劲的意味,或者是各平台都想抢占春节后的观剧黄金期,结果就是三部剧不得不同台竞技,相互分割有限的观众注意力,这对于平台和创作者来说未必是好事,因为任何一部剧都很难在这种环境下脱颖而出,除非质量真的远超其他作品。
从现有的反馈来看,三部剧都存在各自的问题,没有一部是完全令人满意的,《难哄》有争议情节和刻意表演,《滤镜》有容貌歧视和幼稚剧情,《爱你》有伦理问题和演技短板,这些问题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国产偶像剧的普遍困境,过分注重外表和流量,却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和品质,这种创作思路很难产出真正有价值和生命力的作品,最终可能导致观众对这类剧集的审美疲劳和信任危机。
这三部剧的竞争也引发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粉丝们开始互相比较自家爱豆的表现,各种数据对比和口碑分析层出不穷,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流量明星的吸引力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当下影视市场的浮躁,过分关注表面的数据,而不是作品本身的质量,这种风气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真正的好作品应该是靠内容说话,而不是靠粉丝战争制造话题,可惜现在的市场环境似乎更倾向于后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