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南宋怎么划分的?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后周末代皇帝柴宗训退位,代后周建立宋朝,仍以开封(称东京)为首都,史称北宋。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虏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同年,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延续宋朝政权,开启南宋。
二、划分依据:都城位置与政治变迁
都城地理位置
北宋:都城位于北方的开封(汴京),地处中原腹地,政治、经济中心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南宋:都城迁至南方的临安(杭州),依托江南地理优势,形成与金国南北对峙的局面。
划分逻辑:类似“西汉”“东汉”以都城方位命名,南北宋以都城北(汴京)南(临安)定位。
历史事件驱动
靖康之变(1127年)是直接诱因:金军攻陷北宋都城,迫使宋朝政治中心南移,赵构重建政权,成为南宋开端。
延续性与断裂:南宋虽延续北宋国号,但政治班底重组(如秦桧、岳飞等角色变化),且疆域大幅缩水,仅保有秦岭—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
三、其他辅助划分因素
疆域变化
北宋:全盛时疆域东北至海河、河北霸州,西北至陕西横山、青海湟水,西南至岷山、大渡河,与辽、西夏、金接壤。
南宋:疆域退缩至淮河以南,与金以大散关—淮水为界,面积远小于北宋。
政治制度差异
北宋:沿袭唐制,设多相分权、官衔与职务分离,形成“积贫积弱”格局。
南宋:改革中枢机构,废除宰相称号,设尚书左右仆射等职,进一步分散权力,但腐败问题加剧。
经济与文化重心
北宋:经济繁荣,开封为国际大都市,GDP占世界比重显著,文化成就如活字印刷、儒学复兴。
南宋:依托海上贸易(如泉州、广州),经济重心南移,文学(辛弃疾、陆游)、理学(朱熹)蓬勃发展。
四、总结
南北宋的本质是同一王朝的延续与地理政治断裂:北宋代表中原正统,南宋则因靖康之变被迫南迁,以临安为新核心。两者的划分既基于都城方位的“硬件”标准,也源于靖康之变后政权重构的“软件”差异。这一划分不仅反映了历史地理的变迁,也体现了王朝在危机中的韧性与文化传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