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AI变革浪潮,三七互娱估值逻辑或重构

达摩财经 1天前 阅读数 1 #推荐

4月18日,三七互娱(002555.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41亿元,同比增长5.40%,实现归母净利润26.73亿元,同比上涨0.54%。

在全球游戏市场增速放缓、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三七互娱收获这份营收、净利润双增的财报实属不易。尤其在营收方面,三七互娱已经实现连续十年增长。

得益于业绩出色表现,三七互娱在股东回报上也更为积极。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显示,三七互娱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70元(含税),叠加公司前三季度分红,2024年,公司合计现金分红总额预计为22亿元,占净利润比例高达82.29%。

三七互娱连续多年稳定保持分红,分红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近五个会计年度累计分红金额近80亿元。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三七互娱的股息率TTM为6.37%,在申万一级传媒行业130家公司中排名第一。

战略定位深耕

虽然游戏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已是公认的事实,但小游戏赛道的持续爆发,为三七互娱业绩添了不少底色。

随着用户娱乐方式更加碎片化、轻量化,多款优秀产品脱颖而出,拓展了原有应用场景下未被挖掘到的新用户圈层,小游戏市场去年显著出现增长。2024年,国内小程序游戏市场收入 398.36 亿元,同比增长99.18%,仍处于快速成长期。

不过,随着各厂商的蜂拥而至,小游戏赛道也面临压力。轻量的内容和用时更短的开发周期推进了小游戏的迭代速度,且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如何在这些潜在问题中突围,成了各小游戏厂商的竞速关键。

秉承“精品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战略定位,三七互娱在面对行业共存问题上压力相对较小。

去年,凭借《寻道大千》、《时光杂货店》等多款游戏的成功运营,进一步巩固了三七互娱在小游戏赛道的领先地位。公司结合IP亮点进行回流形式与活动的持续微创新,从而拉长产品生命周期,使得多年前的产品仍保持生命力。

同时,三七互娱已储备大几十款自研或代理优质手游,并且多款重点产品均已获得国内游戏版号,丰富的游戏储备有望保障公司产品上线节奏。其中,三七互娱还储备了《斗破苍穹》《诡秘之主》《斗罗大陆》等多个IP的游戏改编版权,为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提供更丰富的内容支撑。

此外,三七互娱打造爆款的能力使其在同质化竞争格局下脱颖而出。其2025年接连推出《时光大爆炸》《英雄没有闪》等,上线后即登顶微信小游戏畅销榜top5。据Sensor Tower公布的“2025年3月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显示,三七互娱在榜单中排名第8位。

AI技术沉淀

三七互娱作为一家以游戏为主的集团公司,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仍是支撑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4年,三七互娱研发投入金额相对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在研发上投入减弱。三七互娱前期对AI的布局已经投入到实际应用中,为其研发费用也起到一定的分担。

早在2018 年,三七互娱便开始探索游戏工业化AI+应用,并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公司业务深度融合,对产品立项、内容生产、发行运营到资产沉淀各个环节赋能。也正是因为前期对研发的沉淀才使其现阶段可以在研发费用上做到一定的调节。

三七互娱在AI领域进行了深入布局,自主研发了九大产品。经过多年沉淀,三七互娱已构建以 AI 能力底座为核心、涵盖智能化产品层与业务应用层的AI 架构,形成游戏研运全链路 AI 赋能体系,全面提升公司游戏研运工业化水平。

在美术领域,其“图灵”中台通过AIGC技术实现文生图、图生图等功能。三七互娱技术中心数据副总裁王传鹏曾在CGDC中国游戏市场数据洞察论坛表示,图灵的AIGC绘图功能,每周生成超3万张素材,角色原画环节节省60%-80%工时,音频素材制作效率提升20%。此外,AI测试工具通过模拟玩家行为,将测试效率提升50%以上,显著降低人力成本。

王传鹏此前曾表示,AI在三七互娱是“一把手工程”,从上至下都是非常重视的,在技术中心数据产品部门,AI相关的项目人力投入也基本占到了50%以上。

此外在资源的投入方面,公司也接入了市面上所有闭源以及开源的大模型,在算力和第三方服务方面的投入都没有受限。不过,现阶段三七互娱在AI技术方面的应用主要还是优先服务公司内部,这跟公司整体布局AI的思路也比较契合。

估值逻辑或重构

在全球科技产业加速向AI时代跃迁的浪潮中,三七互娱正以“底层基建-技术加速-应用落地”的闭环逻辑重构其投资版图。通过战略投资智谱AI、月之暗面、星空科技等企业,将触角延伸至AI算力、大模型、半导体硬件等核心领域,试图在技术变革中占据先机。

前不久,三七互娱对广东星空科技的战略投资引发市场关注。星空科技作为国产半导体设备的领军者,其自主研发的光刻机、键合设备等产品填补了国内高端制造空白,直接服务于AI大芯片的封装需求。这一投资不仅强化了国产算力基础设施的自主性,更与三七互娱的AI布局形成深度绑定。

在大模型方面,三七互娱自主研发了游戏领域行业大模型“小七”,基于此大模型,公司将“图灵”“量子”“天机”“易览”“丘比特”等公司原有数智化产品全面升级为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 AI 智能体,覆盖市场分析、产品立项、美术设计等各个业务领域。

与此同时,三七互娱以投资持续介入大模型以及应用层。2023年,公司战略投资智谱AI,引入其千亿参数大模型GLM-4。2024年,公司再度加码月之暗面,后者曾一度凭借长文本处理技术Kimi Chat成为大模型赛道黑马。

三七互娱与月之暗面的结合,拓展了Kimi智能助手在客户服务和AI Agent协同办公方面的应用,同时未来能为其带来更多游戏、营销创新、全球化发行等方面的优化。此外,参投百川智能、硅心科技、深言科技等企业,也为三七互娱在AI协同方向上带来更多畅想。

基于“小七”及引入行业先进的外部大模型集群,三七互娱构建了 40 余种 AI 能力,打造AI 能力底座,并为公司各类通用及专业系统全面赋能。

自ChatGPT风靡以来,二级市场对AI相关概念股予以了更多的重视,在三七互娱连续加持大模型企业后,市场对三七互娱的认知也正在悄然转变。有分析人士表示,市场对其的估值逻辑正从传统游戏PE模型向“AI+内容平台”的PS/SaaS模式切换。

当行业仍在讨论“AI替代人力”时,三七互娱已用投资勾勒出一幅更宏大的蓝图,即以技术闭环重新定义内容生产的边界,并在万亿级AI市场中卡位核心节点。这场悄然的革命,或许正是其从“周期股”向“科技成长股”蜕变的开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关注达摩财经,关注资本市场人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