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闯”钓鱼岛领空,6分钟被驱离,发生什么?
5月3日,中国海警舰艇依法在钓鱼岛海域例行巡航时,发现1架日本民用飞机于11时19分非法进入中方钓鱼岛领空,11时24分飞离。
中方海警舰艇迅即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起飞舰载直升机警告驱离。
钓鱼岛主权不存在争议,日本的行为已经构成严重挑衅。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这一点在国际法上也有明确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均确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日本民用飞机未经中国政府许可擅自闯入钓鱼岛领空,构成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
日本用民用飞机挑衅而不是日本军机,从侧面说明围绕钓鱼岛的斗争已经十分紧张。
道理很简单:如果日本用军机或者舰船挑衅,可能有“擦枪走火”的风险。

日美军事合作深化直接推高钓鱼岛问题军事化风险。
2025年4月7日,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巡航时,日本“海上输送群”新部队参与对峙,四艘中国海警船搭载机关炮,与日方一艘“鹤丸”号巡逻船形成“4对1”的对峙态势。
日美在《美日安保条约》中重申钓鱼岛适用第五条,实际上将该岛纳入美日军事同盟保护范围。
美让日本充当亚太战略的“马前卒”,准备牺牲日本来试探我们的实力。

2025年美日军事合作已突破传统盟友框架,呈现“指挥权融合”“技术垄断”“战略捆绑”,实战味道浓重。
美日达成协议,计划建立“统合作战司令部”,整合驻日美军与日本自卫队,并由美军将领统领。日本自卫队的作战行动将直接纳入美军指挥体系,更符合实战要求。
这种“军令一体化”实质上是美国对日本军事力量的全面接管。
美国将日本纳入“奥库斯”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第二支柱,加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美国支持日本发展远程打击能力,包括优先处理日本采购“战斧”巡航导弹的需求,并协助日本军舰进行适配改造。
美国对日本军事技术松绑,并开始帮助其快速升级换代,目的就是要日本打头阵,充当马前卒。
美国的战略目的很清楚,就是牺牲日本来试探我们的实力。

美日在《美日安保条约》中重申钓鱼岛适用第五条,并将台海局势与自身安全绑定,试图构建“东亚版乌克兰”陷阱。
日本“海上输送群”新部队的成立,是美日军事合作升级的直接产物,美日针对钓鱼岛问题进行多次夺岛演习,模拟日本离岛遭攻击时的应对。
日本则认为美国亚太战略是日本摆脱美国的“战略机遇期”,两者各怀鬼胎。

日本近期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动向确实呈现出“借势突围”的倾向,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深度绑定美国“印太战略”,实现自身军事正常化、地缘影响力扩张及战略自主性提升的三重目标。
日本正加速推动宪法第九条修订,解禁集体自卫权。
2025年防卫预算已达GDP的2%,并计划在2027年前部署1500枚远程巡航导弹,射程覆盖东海及中国东南沿海。
日本选择充当美国“马前卒”,本质是一场高风险战略博弈:试图通过牺牲部分主权换取军事突破,通过绑架美国亚太战略实现政治崛起。
日本的目标很清醒:提高日本的实力是实的,其他的都是虚的,日本人有自己的小算盘。
日本现在无条件配合美国的目的就是提升自身筹码的价值,希望有一天能成为棋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