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泉跑了一夜,死在指挥所几百米处,参谋长:死前已经疯了

绍辉聊过去 2周前 (04-03) 阅读数 18 #历史

淮海战役后期,邱清泉所部跟随杜聿明行军,在陈官庄地区被包围,眼见得就要全军覆没,解放军随即展开劝降,但邱清泉却宁死不降。

虽然不肯投降,但其实他的心理压力已经很大了,在战斗后期他经常整天看不见人,即便找到了也是醉酒状态,他的参谋长李汉萍回忆他,说他最后关头其实已经疯掉了。

邱清泉好歹也算是一方宿将,为何在战役后期会精神崩溃呢?战役末期的时候大家都在逃亡,为何邱清泉却在指挥所附近死亡,他是怎么死的呢?

青年邱清泉

邱清泉字雨庵,少年家中贫困,只好去当兵,在黄埔二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成为蒋介石的铁杆拥趸,后来前往德国留学,学习欧洲战略战术,成绩很好。

学成回国后官运亨通,后来参加抗战,参加了很多战斗,尤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配合杜聿明展开了昆仑关会战,取得大捷,后来又参加滇西反攻,抗战结束时,他是第五军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他参与了很多战斗,之后升任第二兵团司令官,总兵力高达十二万人,在淮海战役期间,他被包围在陈官庄,最终全军覆没。

后来杜聿明被捕,在功德林服刑,他在狱中声望很高颇受尊敬,而作为兵团司令参战的孙元良和李弥却得以逃出生天,只有邱清泉死了,并且不是战死而是逃跑路上被机枪扫射到而死的。

癫狂之谜

在战役后期,解放军敦促杜聿明集团投降,陈毅粟裕谭震林联名给杜聿明写信,杜聿明看了看被包围的部队,十分伤心,有投降的意思,便去询问拥有战斗力最强的二兵团的邱清泉。

邱清泉看了看信,然后就直接扔进了火堆里,他劝杜聿明不要投降,而且为了防止战士们投降,还应该散播谣言,稳定军心。

如果第二兵团不肯降,那么作为副总司令的杜聿明也没有办法,于是两军只好继续交战,并最终导致了整个集团的全军覆没。

或许,邱清泉不肯投降又无力突围,死亡的威胁正是他最后疯掉的原因之一,但这恐怕还不够,毕竟其他人也受到死亡威胁,他们怎么就好好的呢?

或许还因为邱清泉为人比较迷信。

邱清泉本人十分相信风水,他曾在商丘驻扎,他一到商丘就连说不好,他声称,商丘谐音“伤邱”,这里会伤了他邱清泉,因此应该尽快远离,说得一众部下莫名其妙。

他不管部下,提请国防部要改变驻扎位置,当时解放军在华东地区气吞万里如虎,蒋介石也感到忧心,于是便将邱部撤往徐州地带,试图遏制华野的行动。

第二兵团就这样划归了徐州“剿总”管辖,总司令是刘峙,后来陈官庄被围,他和杜聿明一起驻扎在一个四合院里,这时邱清泉的迷信又犯了。

他认为,房子里面一棵树,是个“困”字,大军已经被包围,有此不祥之兆实在不好,应该铲除方能改命,上次就是因为及时撤出商丘才没有伤到自己的。

大家听到后默默散开,谁也不理他,邱清泉便去劝威望较高的杜聿明,请他下令伐树,还声称,这树只有最高长官砍了才有用,杜聿明不信这个,但不胜其扰,只得下令砍树。

砍完之后,邱清泉认为全军这下子不会再“困”了,十分振奋,便劝说杜聿明突围,杜聿明当然愿意,但突了几次之后还是出不去,只好作罢。

下属们发牢骚的时候说,园中没有树那就只剩下人,就是个“囚”字,看来杜长官将来要成为一个囚徒了。

随着战事发展,一些人开始抱怨,认为邱清泉是自己不肯为囚,就让杜聿明去当囚,自己好趁机逃跑,这些话让邱清泉十分痛苦。

杜聿明只是抱怨蒋介石强令他北上解黄兵团之围,葬送三十万大军,倒是没有怪罪邱清泉的意思。

但这样无心的抱怨又加重了邱清泉的崩溃,因为黄百韬被围,他也负有责任,这件事还要从战役初期说起。

当时刘峙判断解放军有东西夹击徐州的打算,于是调动各部集结在徐州,打算坚守,这个判断当然是错误的,结果就是各部在转移过程中被粟裕抓到了漏洞。

黄百韬在转移途中遭到了粟裕的包围,而当时正是邱兵团在保护黄兵团的侧翼,但他当时认为刘峙不会用兵,便擅自改变了转移路线,将原定集结地砀山永城变成了宿县永城。

此举导致了黄兵团侧翼暴露,而缺乏掩护是黄兵团被围的原因之一,假设当时自己没有更改路线,护住了黄兵团,现在也不用大费周章去营救,当然也就不会被包围。

一向自诩善于用兵的邱清泉在用兵上出了大岔子,应该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邱清泉终于疯了,他的参谋长李汉萍在战役最后时刻已经不能经常见到邱清泉了,他要不就是乱跑,要不就是喝酒,即便清醒时也不愿意工作。

战役开始前,流言称徐州是京沪大门,应该派遣虎将(指白崇禧)镇守,起码也该派一条狗(指杜聿明),结果派了猪(指刘峙)。

刘峙本人在会议上提起这件事,笑着说这是在抬举自己,猪的战术也会很有用,猪会缩在墙角(对应刘峙将部队撤往徐州)趁人不备反咬一口(对应刘峙防守反击的计划)。

当时意气风发的邱清泉还在嘲笑刘峙是奇谈怪论,满嘴放屁。刘峙听见后主动问起,他又改口说“总座高见”。

时至今日,邱清泉无力再去嘲讽谁了,刘峙本人已经当上总统府战略顾问,此时已经在南京了。

后续

李汉萍后来回忆,说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天,将自己的军装勋章等物全部烧掉了,大家说话询问他也不理,整个人神神叨叨的。

解放军发起总攻时,杜聿明尝试了最后一次突围,未果,之后被捕,孙元良和李弥趁乱逃走,邱清泉绕着指挥所打转,最终遇见了解放军战士,被子弹击中,就这样死了。

杜聿明之后在功德林服刑,因改造积极,获得特赦,出狱后任政协委员,假如邱清泉没死,或许也可以得到一个差不多的结局。

杜聿明没有忘记这个下属,他曾经主动问起邱清泉的结局,得知他已经被击毙后十分难过,叹息不已,后来他曾经故地重游,去吊唁过这个部下。

邱清泉死的地方已经变成麦田了,杜聿明感慨万千。

尸体变成土地的养分,长成麦子也算是为人民做贡献了,又有什么不好呢?

信源:

《淮海战役史》——徐州市《淮海战役史》编写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绍辉聊过去

绍辉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