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青岛消费同比增长11.0%

青岛财经日报 1周前 (05-06) 阅读数 2 #社会

“五一”假期,青岛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根据青岛市商务局监测数据,“五一”期间,青岛累计实现销售额4.12亿元,同比增长11.0%。

文旅融合、家电焕新、商超让利、餐饮繁荣……围绕“乐购青岛·嗨购仲夏”主题,青岛在“五一”假期组织各区市、重点商贸企业、商圈、步行街,紧抓促消费的黄金时段,不断推出多样化的促消费举措,旨在全面提升市民与游客的消费满意度,塑造新颖且多元化的消费场景,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与潜力。

聚焦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以来,青岛以消费品以旧换新为抓手,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模式,持续开展3C产品进校园、家电“六进”、汽车媒体探店、电商平台专场直播等活动。“五一”期间,全市掀起了以旧换新的热潮,持续推动高质量消费扩容提质。

“五一”假期期间,青岛市商务局联合各区市及海尔、海信、宇恒电器等本地优势企业,推出“家倍补,超级省”“海信家电五一新品季”等主题活动,开展第九届西海岸国际车展、电动自行车展销会等系列活动,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换新补贴与升级体验。

李沧区聚焦社区更新与民生焕新,协助69家家电、3C企业开展线下推广,并联合海尔智家、银联、适老化产品企业组建“国补联盟”,选取50个老旧小区设立服务站,提供一站式换新体验。崂山区则在4月30日发放800万元二季度汽车消费券,设定三档阶梯补贴,覆盖不同购车群体。即墨区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让利、群众参与的方式,联合17家企业推出“焕新消费 乐购五一”活动,在国家政策基础上叠加多重补贴与促销,释放了巨大消费潜力。

据统计,“五一”期间,青岛家电以旧换新累计核销9.97万台,交易金额2.86亿元;3C数码累计核销3.51万台,交易金额8995万元;家装厨卫累计核销2901台,交易金额619.3万元;汽车板块报废、置换更新共申领1111辆,销售金额1.59亿元。

外贸优品拓展国内市场

4月底,青岛市启动了“外贸优品青岛行”内外贸融合促消费首场活动。借力内外贸融合的新趋势,“五一”期间,市南区中山路“上街里”、城阳区蛤蜊节、崂山区万象汇等地开展“外贸优品六进”系列活动,打造外贸市集、主题夜市、直播专场等多维展销平台。

在中山路“全球优品 情满街里”展销活动中,40余家外贸企业带来涵盖家居、服饰、食品、工艺品等七大类千余款精品商品,吸引大量市民游客驻足选购。活动借助“五一”假期的巨大客流,精准对接国内需求,既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国际商品。

城阳区联合利客来商场设立“外贸优品”专区,推动安雅工贸等外贸品牌进驻商超,形成“出口产品+本地场景”的融合销售新模式。胶州市同步举办首届电商节暨出口转内销促消费行动,推出“转出活力,惠享全城”系列活动,设立50余个展位,全面覆盖电动车、农产品、家居用品等,线上线下齐发力,展现青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拓展内需市场的良好势头。

通过外贸优品展销,青岛不仅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消费选择,也为外贸企业搭建了“内销桥梁”,积累了拓展国内市场的实战经验。

文旅消费融合发展

“五一”假期,青岛各区(市)紧抓春季文旅消费契机,围绕“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目标,创新推出“业态融合”场景,形成文旅与商贸、体育、非遗等多业态互动。

市北区推出“小长假消费券”,围绕“品质消费、多元体验、惠民让利”主线,策划28场主题快闪、创意市集、文艺演出等活动,线上线下联动引流,预计带动销售额1亿元,客流量400万人次。台东商圈、京东MALL等多个热门商圈,联动苹果、华为、小米等品牌,推出满减促销和特色活动,提升消费频次。

城阳区围绕“体育+消费”模式,在中超青岛海牛主场设特色市集,吸引2000多名球迷消费,此外,第二十届蛤蜊节还汇聚70余家外贸及餐饮企业,预计带动消费超1000万元。明月山海间国潮街区融合大马戏、cosplay、音乐派对等形式,节日接待人流超50万人次。

即墨区依托“千年之约·妙法莲华”非遗+老字号市集展销活动,深度链接博物馆展览与非遗商业市集,推动文化IP赋能夜经济。胶州市则打造“九龙渔歌”海鲜汇、“麒麟山会”等特色节会,依托海洋资源和乡村文旅优势,串联民俗演出、非遗体验、亲子互动、海鲜美食,累计吸引6万人次参与,消费额600万元。

重点商超百花齐放

“五一”假期期间,青岛各大重点商超充分发挥主力消费场景作用,结合主题营销、会员权益、场景升级等方式,推出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体验感的促销活动,显著提升了销售额和客流量。

市南区海信广场推出“假日漫生活”主题促销,会员购满送券策略带动销售额增长超10%;银座商城以“热AI无界”为核心推出DIY和夜间派对,销售额同比增长5%;金茂湾购物中心打造“搭邻生活节”,通过美食夜巷和户外音乐互动,销售额增长15%。

万象城则以手账插画节、慢闪街区等沉浸式场景吸引大量年轻客群,带动客流增长40%;市北区凯德MALL设置亲子互动区与春日市集,联合新品牌促销,销售额提升6%,客流上涨8%;京东MALL结合“家倍补,超级省”政策叠加银联补贴,预计实现销售额3500万元。

其他商圈如悦荟广场、未来城万科广场、乐客城等,也纷纷围绕Z世代、亲子家庭等细分人群,推出主题活动和专属优惠,引爆节日人流,整体呈现“烟火气”与“年轻化”并重的消费新气象。

餐饮企业火热“上桌”

“五一”期间,餐饮企业客流明显回暖,市民游客“舌尖消费”成为节日亮点之一。

西海岸新区10家重点餐饮企业日均营业收入达86万元,同比增长16%;步行街美食夜市、主题市集、快闪活动不断吸引“夜经济”客群,为城市消费注入源源活力。市北区丽达茂通过“69代100”“450代500”“850代1000”等餐饮优惠,全面带动商圈餐饮消费。

船歌鱼水饺抓住“五一”消费机遇,上线“五一嗨吃”匠心品质双人餐,折扣价164元,“五一嗨吃”里院打卡四人餐,折扣价263元,门店同步进行大众点评收藏打卡赠送崂山可乐、船歌经典2—3人餐203元折扣价等活动。

鑫复盛始终以“传世味道”为核心理念,凭借非遗工艺与创新融合菜品获得青岛市民的喜爱。值此“五一”、端午双佳节之际,政企联动开展主题促销活动,结合本地海鲜与时令食材,推出“五一嗨吃”特惠套餐,重点推广流亭猪蹄、海肠捞饭等特色菜品,并通过线上平台开展满减优惠。

“五一”假期期间,青岛市节日市场供应充足、渠道畅通,生活必需品价格平稳。从批发环节看,抚顺路、重振华中、城阳、黄河路、大哨头五大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均价为3.74元/公斤,比节前下降1.3%;猪肉批发均价为21.21元/公斤,比节前下降0.1%。从零售环节看,市区蔬菜零售均价为6.16元/公斤,比节前下降0.6%;猪肉零售均价为34.93元/公斤,比节前上涨0.3%。全市“菜篮子”市场总体呈现正常运行态势。

“五一”假期期间,青岛市聚焦新场景培育、新业态融合,推动传统消费提档升级、融合消费持续壮大。从政策驱动到场景创新,从商品供给到消费体验,全市多方合力打造出了一个多层次、多样化、沉浸式的消费盛宴。

这不仅体现了城市经济活力的强劲复苏,也为后续消费持续回暖、构建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青岛将继续深化“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各项举措,推动形成更具活力、更具韧性的城市消费生态系统。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青岛财经日报

青岛财经日报

《青岛财经日报》是立足青岛、面向全国的新型特色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