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解密:孩子迷恋“1”元零食背后的秘密
✿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家孩子是不是对“1元”零食情有独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们总是喜欢买来吃,甚至有时候会额外向父母要钱,只为了买更多的“1元”零食。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些廉价的、质量不高的、营养不足的零食,会让孩子如此着迷?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揭秘现场。
其实,孩子对“1元”零食的迷恋,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吃这些零食,而是因为这些零食给了他们一种社交和心理上的满足。
在孩子的眼中,“1元”零食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玩具、一种礼物、一种交流、一种教育。
在小学生之间流通率比较高的小零食有:闪电爽、CC乐、榴莲糖、麻辣小龙虾、脆皮五花肉、爆浆麻薯、绿豆饼、北冰洋桔子味汽水等等。
社交心理在孩子的眼中,谁拥有新鲜好吃的小零食,谁在同学圈儿里的影响力就最大,可以享有优先择偶权。零食就是孩子世界里的社交圈儿通行券。
我有一个念小学的侄儿告诉我:“ 如果大家都有的小玩具和小零食,自己却没有,是挤不进朋友圈儿的”。
在他们的世界里,如果一个人不吃小零食,就会被认为不合群。所以很多小朋友为了拉近与朋友之间的距离,哪怕是自己不吃,她们也会准备相应的小零食分享给同学。
社交态度零食、玩具的赠与就是孩子的社交态度。现在的孩子心思十分细腻,并且很好面子。在孩子的世界中,他们比成年人更懂得给别人留情面,更懂得礼尚往来。
之前偶然听到一名小朋友和她妈妈的对话。她妈妈呵斥道:“不是不让你吃这些垃圾食品吗?你下次再背着我吃,你就别想要零花钱了”。
孩子委屈地回应道:“ 是我的同学请我吃的,我总不能博人家的面子吧,人家请我吃是把我当好朋友,如果我拒绝了,那以后其他同学知道了就不会和我做朋友了 ”。
所以,作为家长,可以适量组织引导自家孩子少吃零食,但办事也不可一刀切。如果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交际。
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
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礼物和赞美,让他们有更多的关爱和肯定。
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倾听,让他们有更多的沟通和信任。
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有更正确的三观思想。
以上就是我的所有见解了,如果你们有什么要补充的,欢迎到评论区留言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