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谁在贩卖我们的个人信息?

北京日报客户端 3周前 (04-21) 阅读数 11481 #推荐

谁在贩卖我们的个人信息?(法治聚焦)

​——三起案件揭开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黑灰产业链

李 强绘

编者按:刚刚团购了一节健身体验课,就收到健身房的卖卡促销电话;新办了银行卡,很快就会有人来问是否需要贷款……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个人信息不知不觉就被泄露,骚扰电话、促销推广接踵而来,让人不胜其扰。

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当下,犯罪分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信息获取、信息倒卖、信息使用是关键环节。一些犯罪分子通过植入木马程序、内外人员勾结等多种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干扰了公民的日常生活。

教培机构信息失守——

针对教育培训行业投放木马程序,非法获取内部数据

去年9月,一条关于有人在某教育培训机构电脑内植入恶意软件,导致公司客户资料、用户信息等敏感数据被非法获取的线索浮出水面。该公司内部监控录像显示,员工鲁某某趁公司无人值守,刻意遮挡公司监控探头,将随身带的优盘插入其他员工工作电脑,获取电脑中的数据信息。

经查,这已经不是鲁某某第一次作案。民警意识到,该案应该属于人工投放病毒木马程序案件,而非嫌疑人所供述的单纯为了窥探其他同事隐私,于是第一时间深入排查。鲁某某承认,其频繁跳槽全国各地在线教培机构,主要目的就是在公司电脑内植入木马程序,获取大量公司内部数据。

进一步侦查后,民警发现鲁某某只是犯罪链条中的一环,他的背后还有组织者闫某某、提供木马病毒的专业技术人员等多个环节,犯罪分子分布多地。“此类犯罪链条分为木马制作人员,购买木马程序并分发的组织者,跑腿‘投毒’人员等上、中、下游。”办案民警介绍,本案社会危害性大,涉案团伙人数众多、组织严密,犯罪手段极其隐蔽。

本案中,受害企业全部从事互联网在线教育培训,基本依赖互联网开展业务,但因体量较小,缺乏内部安全管理与网络安全防范专业力量。同时由于销售岗位员工流动性较大,无法及时发现员工电脑异常情况。

据了解,犯罪团伙成员入职受害企业,主要为了投放木马程序,并不为相关企业创造业绩,且全部在闫某某的安排下集中住宿、统一管理,互相之间全部使用匿名聊天工具进行沟通,属于一起典型的非法获取企业内部客户数据、商业数据的恶性涉网犯罪团伙案件。

经审查讯问并结合勘验取证,警方查明该团伙先后对50余家企业进行木马“投毒”。“该案的成功侦破,有效震慑了在线教培行业内从事非法获取、买卖数据的从业人员,有力维护了相关企业的合法利益,保障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办案民警说。

电商平台“订单解密”——

商户、“解密中介”、快递公司勾连,贩卖个人订单信息

不久前,网民韩某某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在某网购平台店铺内购买茶叶后,手机号多次接到陌生推销电话和境外诈骗电话,同时还收到各类虚假购物信息。接到报警后,公安机关顺线追踪,发现线索背后存在一个组织化、职业化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链条,随即展开深入侦查。

某电商相关负责人介绍,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出台后,为更好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会在电商商户页面和快递面单上将收件人、手机号、收货地址等字段的中间信息替换为“*”,为订单信息加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电商平台为满足商户正常业务需求,通常提供少量的“订单解密”额度,但部分商户受利益驱使勾结“解密中介”,对全部“加密订单”进行“解密”。订单导出、订单解密、对单结算,只要简单三步就可以轻松获取被加密保护的客户订单信息。

“电商商户利用订单助手及打单软件将‘加密订单’批量导出,并发送至‘解密中介’。‘解密中介’则勾结快递公司‘内鬼’解密订单信息,并发送至电商商户。随后,电商商户便会按照成功解密的订单数量,向‘解密中介’支付报酬。”办案民警介绍。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某、陈某等中间商在互联网平台寻找需要解密订单数据的商家客户,嗅到其中“商机”后,一些平台商家动起了歪脑筋。商家将加密订单信息捆绑发送给李某某、陈某等后,又被转手发送给数据解密人员胡某某等人,非法获得订单中的客户个人信息。

“这是一起典型的‘订单解密’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办案民警介绍,本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万元。

求职网站虚假招聘——

假冒用人公司诱导下载涉诈APP,骗取倒卖求职者信息

去年6月,某网络招聘平台向公安机关报案:该平台求职者田女士投诉称,平台注册信息为“某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的联系人以教如何赚钱为诱饵,对其进行刷单诈骗2400元。“我们经过分析发现,该科技有限公司冒充合法企业,在平台上传虚假的营业执照、办公环境视频,通过发布虚假职位,累计非法获取上百名求职者姓名和手机号。”该网络招聘平台安全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求职者一旦将本人简历提供给该科技公司后,犯罪团伙便会于次日添加求职者微信,向其推荐主播打榜工作,并将其引流到某办公APP。引流成功后,诈骗团伙会继续诱导被害人下载涉诈APP,对被害人进行刷单诈骗。公安机关循线深挖,发现了一个从制售假营业执照到倒卖求职个人信息,再到帮助电诈团伙实施精准诈骗的犯罪团伙。

“经查,该团伙已初步形成制售假营业执照、在各大平台违规注册公司、骗取倒卖求职者信息的黑产链条。”办案民警介绍。据查,犯罪团伙一共非法获取近千名求职者的联系方式,涉及的求职人员遍布全国各地。另外,该团伙在7个网络招聘平台上冒用正规企业信息进行注册,致使被冒用的企业无法在平台注册招聘,堵塞求职人员入职相关企业的网上通道,对求职招聘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

案件侦破后,公安机关将该团伙出售的上千张假工商营业执照信息,通报给多家招聘平台核实注销,及时斩断该黑灰产链条。

近年来,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始终保持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深入推进“净网”系列专项行动,仅2024年便侦破相关案件7000余起。

公安机关提醒,个人信息处理者要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规范和技术措施,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群众要妥善保管、存储和使用个人信息,发现个人信息泄露线索的,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保护合法权益。

■链接

保护个人信息注意事项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预防诈骗,山东泰安警方提醒我们从以下5个方面加强防范意识,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特殊来电要留意:“00”或者“+”开头的多是境外诈骗电话,如果没有境外亲朋很可能就是诈骗电话;400开头的电话一般都是企业号码,只能接听不能呼出;显示未知的电话号码,身份所在地都不显示,这类号码建议直接挂断。

快递单据保管好:快递单据、火车票、取款凭条、信用卡账单等往往含有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如确需丢弃,可以先用记号笔把含有个人信息的内容涂抹覆盖。

使用WiFi要慎重:一些公共场所的WiFi,很可能是不法分子专门搭设的“钓鱼”陷阱,容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在使用不常用的公共WiFi时,尽量不要登录网银账号、网购账号。

登录密码勤更换:网银、网购的支付密码最好定期更换,不同账号的密码应当设置不同密码,密码应尽可能加入标点等特殊符号。

身份证明不出借:向他人出租、出借身份证、银行卡等行为,会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出借身份证可能会导致他人利用你的个人信息进行不法活动。银行卡包含了你的个人金融信息,如果将这些信息泄露给他人,可能会导致银行卡被盗刷、资金被转移等风险。

(本报记者王者采访整理)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张天培

评论列表
  •   美食伴我行  发布于 2025-04-21 15:37:03  回复该评论
    我知道中国移动没事就拿着我们信息骚扰我,打过来的电话都是个人电话,投诉到任何地方都没用,他们就是那么任性,那么无赖,那么无耻。中国移动你认吗?不认来找我对峙!!!!
  •   江城晓原  发布于 2025-04-23 19:40:11  回复该评论
    公司执照刚到手,财务代理咨询打电话来了;房子签售成功,第三方行业立马到手相关信息。猜猜看第一泄露渠道是哪里?
  •   dgdr12300  发布于 2025-04-22 15:24:18  回复该评论
    刚办理完营业执照,立马就有财税公司打电话,这怎么解释,公家单位被黑客了?
  •   heaven  发布于 2025-04-21 15:29:38  回复该评论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个重灾区
  •   庵是传奇  发布于 2025-04-21 13:57:08  回复该评论
    银行、市民办证大厅、三大电信运营商、各种网贷平台,互联网身份验证等。其中市民办证大厅最变态,今天刚刚注册营业执照明天就一堆电话打进来,速度快到你不可想象。
  •   作茧自缚  发布于 2025-04-22 13:01:39  回复该评论
    交通事故报警,不超过三分钟就有修理厂打电话来。不是人民的警察出卖信息还是谁?
  •   一一一  发布于 2025-04-21 19:14:00  回复该评论
    昨天办的营业执照,今天就有电话打过来让我贷款。你们可以知道装不知道,但是你们明明知道咋回事,却还告诉我们你们不知道咋回事,那就有点恶心了。
  •   龙头低吸  发布于 2025-04-22 22:03:46  回复该评论
    太烦人了 我就问问那些虚拟号码怎么开通的 个人要实名认证 怎么到了诈骗犯那里就不需要了
  •   {随缘}  发布于 2025-04-21 17:55:35  回复该评论
    主要是电信移动联通出卖个人信息,包括诈骗犯电话也是电信移动联通提供的
  •   三元九运  发布于 2025-04-21 13:20:18  回复该评论
    我刚在携程买了车票,就有短信邀请我加入旅友群。我有多么喜欢社交,坐个火车还TMD找人聊天。
  •   颜色  发布于 2025-04-21 11:47:29  回复该评论
    加大泄露和销售公民信息罪量刑处罚
  •   蓝梦  发布于 2025-04-21 13:54:52  回复该评论
    每天拦截了100多个瘙搅电话而且还有没有拦截到的……
  •   雨霖铃  发布于 2025-04-21 16:11:36  回复该评论
    信息化时代,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个人再如何谨慎小心都没有用,手机号实名制后除非你不用网络,否则个人信息就一定能被窃取,衣食住行生活方方面面,各种平台都有内奸,你个人信息随时有可能被倒卖,甚至被倒卖好多手。
  •   库库雷利亚  发布于 2025-04-21 18:32:02  回复该评论
    骚扰电话的你们下午再打行吗?一大早扰人清梦很缺德的说
  •   灰+  发布于 2025-04-21 22:39:57  回复该评论
    上周四刚订的机票,就收到机票退改签的香港电话,我直接丢他楼某
  •   叮咚  发布于 2025-04-21 20:42:22  回复该评论
    我每天都要都有几个骚扰电话,每次我都是挂掉,特烦。每天不一样的电话!现在什么东西都要手机注册登陆,还有门店什么会员什么的,那么号码就那样子被他们后台偷偷卖了,以至于每天接到不同电话,
  •   埔江  发布于 2025-04-21 14:27:16  回复该评论
    那就问了各种软件登录实名后信息泄露有没有
  •   浪哩个狼  发布于 2025-04-21 14:28:37  回复该评论
    第一:买个新手机,手机里一堆各种自带APPA 第二:买个新手机,下载安装一些APP各种提示要求访问通讯录,相册,位置等等,不允许还安装不了
  •   三元  发布于 2025-04-21 19:15:02  回复该评论
    每次银行放贷的打电话来,我就跟它们说,我很穷,我怕贷了款会还不起的。房地产的打来电话就说,我没钱,看了房也买不起,害你们白忙活就不好意思了。
  •   石子  发布于 2025-04-22 17:20:02  回复该评论
    关键是查处打击力度不够,才造成这些人的肆无忌惮,肆意妄为的猖獗。
  •   哥哥很忙  发布于 2025-04-22 20:11:31  回复该评论
    现在他们已经不给我打电话了 因为我真没钱[得瑟]
  •   事物简单人心复杂  发布于 2025-04-23 04:18:13  回复该评论
    穷到卖裤衩都没人要的我,每天都得到来自全国各地陌生人的关心,我还是很高兴的。谁说的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非得给他两嘴巴子。🤓
  •   XY  发布于 2025-04-21 19:13:05  回复该评论
    学校、银行、三大运营商、房产中介、电商平台各类APP等等,每天都有无数个骚扰电话。
  •   用户10xxx09  发布于 2025-04-22 15:48:21  回复该评论
    在中国土地上,找不到没有贩卖我们的个人信息的单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让这些信息无利可图,别无他法。
  •   用户10xxx67  发布于 2025-04-22 13:00:29  回复该评论
    正常嘛,买了房子还没有交楼,各个装修公司就打电话来免费给设计和报价单。谁提供的信息🤪
  •   Ryan  发布于 2025-04-21 14:23:50  回复该评论
    这么多年了,还在发这样信息。
  •   目连尊者  发布于 2025-04-21 15:42:16  回复该评论
    五一节去了东阳横店一日游,下午回来还没到房间,电话过来各种介绍,短信的各种优惠!服不服??
  •   用户11xxx51  发布于 2025-04-21 18:31:52  回复该评论
    这就是为什的国内的这些APP,在国内明明牛逼的不可一世目无法规,在国外就各种“”水土不服”的原因。人家可不惯着你
  •   我想静静不是想静静而是想静静  发布于 2025-04-21 18:40:12  回复该评论
    这篇文章全是在为三大运营商洗白吗?以前没有实名制,谁能知道我是谁。以前我自己的生日我都不记得,现在倒好,生日前一周就有各种电话来给我打折促销了。
  •   难瘦  发布于 2025-04-22 09:09:24  回复该评论
    车管所会卖,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   乔乐  发布于 2025-04-21 14:13:12  回复该评论
    本人有两个手机号码,一个号码很少注册使用,只打电话,某天登录了某果短剧APP,过了一个月,对方就打电话来经常刷剧获得福利,邀请视频创业,共享视频,加入他们…用他们的视频赚钱,当然里面是充值骗钱差不多…短视频哪里那么容易赚钱。
  •   那年的海风  发布于 2025-04-22 11:54:16  回复该评论
    我孩子出生一个星期后接到骗子电话,连孩子出生的分钟数都知道
  •   心中那片蓝色的海  发布于 2025-04-22 10:09:38  回复该评论
    个人信息泄露防不胜防,在互联网上下载某些软件,都提出要联系人通讯录权限,医院预约挂号时注册登录要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有人甩锅于电信三大运营商并不公正。<
  •   e1d2349  发布于 2025-04-22 13:11:32  回复该评论
    贩卖信息都人,估计是那些每天不用自己花钱可以免费看人民日报纸质版的人
  •   随风  发布于 2025-04-22 09:40:48  回复该评论
    但凡给我打电话我不认识都知道我是谁,可,没有一个我知道他是谁的!你打电话问通讯公司,他告诉你这属于用户隐私!可笑不?
  •   用户10xxx04  发布于 2025-04-21 12:07:29  回复该评论
    实名制的坏处,每天都有几个搔挠电话,来自全国各地
  •   李荣  发布于 2025-04-21 19:35:57  回复该评论
    谁告诉你的除了物流和商家?平台、需要位置能看短信读通讯录那些的App、购买记录等等
  •   用户10xxx92  发布于 2025-04-21 14:41:34  回复该评论
    所有实名制的登记,扫码,注册都会泄露,手机号实名制是罪魁祸首
  •   我醉了  发布于 2025-04-21 12:43:55  回复该评论
    现在吃个快餐都要填个人信息,靠,我只是吃个快餐而已,你要我个人信息干嘛?
  •   尴尬  发布于 2025-04-21 18:09:26  回复该评论
    自从实名认证之后已经被卖了N年了。
  •   阳光  发布于 2025-04-21 15:07:18  回复该评论
    就是那六合彩操控资料网络有黑客切处个人信息,
  •   曾鹏  发布于 2025-04-21 17:12:31  回复该评论
    我以前陪4S店销售专员去买过一次电话号码,每个号码包能打通,两角钱一个,5000块钱买了两万多个号码,对方是云南移动在职员工。
  •   表哥  发布于 2025-04-22 15:59:42  回复该评论
    实名认证,应该有国家统一管理,用户的名字,各种信息隐藏,办理业务的时候只要通过认证就正常办理
  •   _梁茗皓_  发布于 2025-04-23 01:22:35  回复该评论
    三大运营商的问题!人人必须要实名,为什么别人的可以不实?
  •   用户10xxx97  发布于 2025-04-21 18:57:50  回复该评论
    提得对、太棒了: 必须严查这些网络放读 破坏、偷窃个人隐私等。 提出有关部门调查 全民摸查提论试卷市场调研、立法严惩贩读偷窃转手用户个隐私得行为并判刑 。 最多可判十年、并押去沙漠挖水挖井劳役、看有没有能出水可适应@ 减刑。
  •   野生的家猫  发布于 2025-04-21 13:27:23  回复该评论
    曾经就职某单位,单位福利到某体检中心体检,然后隔天校培的电话就打来了[笑着哭]
  •   野身文神  发布于 2025-04-21 17:41:17  回复该评论
    以前住宅楼下的信箱不是用你的房间号码,而是你的邮政号信箱,[呲牙笑]
  •   寒光月色  发布于 2025-04-22 11:55:46  回复该评论
    老百姓都知道银行,中介,三大通信商,快递站,你们高高在上难道不知道吗?还好意思问
  •   用户10xxx97  发布于 2025-04-21 18:56:02  回复该评论
    提得对、太棒了: 必须严查这些网络放读 破坏、偷窃个人隐私等。 提出有关部门调查 全民摸查提论试卷市场调研、立法严惩贩读偷窃贩转用户个隐私 得行为并判刑。 最多可判十年、并押去沙漠挖水挖井劳役、看有没有能出水可适应@ 减刑。
  •   碧海云天  发布于 2025-04-24 08:46:28  回复该评论
    我刚办几天手机卡很多人就知道我所有信息,这是谁在背后
  •   雕狸妈  发布于 2025-04-21 12:51:11  回复该评论
    我买奶粉骗子是怎么知道的?骗子打电话给我说前两天买的奶粉不合格,除了物流和商家就只有我知道在天猫买奶粉
  •   _梁茗皓_  发布于 2025-04-23 01:22:36  回复该评论
    三大运营商的问题!人人必须要实名,为什么别人的可以不实?
  •   小米男装  发布于 2025-04-21 12:54:48  回复该评论
    我去口腔医院只不过登记了一个信息,后面就有数不过来全国的电话打过来问要不要种植牙?😂😂😂
  •   筑梦将来  发布于 2025-04-21 14:40:23  回复该评论
    手机都屏蔽了,除了自己存的几个电话号码能打进来,其余一概打不进来,每天都有傻子打过来,我也不知道!🤭
  •   郁闷的猫  发布于 2025-04-21 20:38:24  回复该评论
    不是谁在卖,是谁没卖。当然了,更多情况是互换(跨行业互换也是常态)
  •   崔正华  发布于 2025-04-21 19:30:08  回复该评论
    关键缺法律手段:个人批量泄密他人隐私,拘役3个月、罚没3倍营收;企业、集体批量泄密他人隐私,责任人拘役3个月,罚没半年营收;收售私密的举报者免责,且给最近一次的对应奖励,看谁敢贩卖私密![眯眼睛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