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了了之?被“背铐”的女律师删除了有关微博内容
河南女律师开庭前因需要复印卷宗中的鉴定材料与书记员发生纠纷,进而因拍照被法院的三名法警“背铐”带离,期间受伤的事情,自己通过微博发声维权,先是引来律师同行的声援,进而获得了“南方周末”等媒体的报道。
正在各方媒体介入报道,各平台自媒体热议纷纷的时候,搜索微博发现,涉事律师的账号已经删除了之前的相关内容,最新的微博内容已经恢复到了3月11日发布的其他案件信息,而“背铐”事件的发生日期是3月13日。
用网友的话是,到了法院,本来是讲理讲法的地方,怎么能出现一次次因为这些基本的法律认识问题而屡屡发生争议,一直要当事人闹成新闻事件才会有人出面解决呢?一家法院一个安检规定......梳理这些常见的纠纷,不外乎法院的安检规定、卷宗的复印要求、法院内手机的使用场合、开庭时间安排重复等等普通的诉讼事务。这些诉讼事务难道就不能出台全国统一的办案规定、法院规章,而非要一次次的闹出全国热议的新闻?如此的一次次“不了了之”,也不给出权威的统一的处理结果,造成的后续影响无非有二:一是相关的纠纷仍会处于,当事人或律师还在坚持法律规定司法规定的认识之中,而各个不同的法院、法院人员仍在坚持本院自行的各自规定的执行之中,不确定的未来,确定性的将会继续发生此类的冲突,只不过换了涉事的主体罢了。二是本来应该是讲求定分止争、实质性化解矛盾的诉讼过程,却屡屡案件结果没有得出,却因诉讼事务办理就造成当事人或律师与法院、法院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影响司法诉讼的公信力啊!不信的话,可以看看这些新闻后边的留言区,大多数网友的留言都是,诉讼事务不按法办,案件结果怎么会依法做出?以究竟休庭期间,当事人或律师是否能使用手机拍摄法庭环境为例,在留言区里,有网友就坚持认为,尽管《法庭规则》规定的是开庭期间不能拍摄,可法院规定了不准拍摄,当事人或律师就不能拍摄。这样的理解显然没有获得所有网友的同意,有网友就公开表示反对,认为这样的理解和规定,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具有执行力。可见,如果没有权威性部门针对此类问题的公开、统一说明或明晰的话,此类的纠纷还是继续发生。一次次的“不了了之”,仿佛已经成了类似事件的标配,又在预示着,这样的事件,未来又会换个地点换个当事方的继续发生......该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继续发生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