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上的和解

秋宁说 3天前 阅读数 0 #推荐

我蹲在北京汽修厂油腻的地板上,手机屏幕的光刺得眼睛发酸。视频里,姑父田志强站在我家老屋褪色的春联前,背后门框上那道裂痕还是十年前我和弟弟离家时留下的。

"丙丙,庆庆..."姑父的河南口音穿过十年光阴扎进我耳朵,"你们爸走了,回来送送他吧。"

扳手"咣当"一声掉在地上。我盯着视频里父亲的黑白遗照,那张严肃的脸最后一次见时还带着我留下的伤口。2015年端午节的雨夜,他抡起板凳砸向庆庆时,我抄起铁锨拍在他肩膀上。

"滚!永远别回来!"他捂着伤口的指缝间露出那块旧疤——我六岁时发烧,他背我跑三里地摔的。

"程哥?"学徒小王探头进来,"那辆奥迪的变速箱..."

我抹了把脸,机油混着汗水辣得眼睛生疼。"今天不修了。"脱掉工服时,左肩露出的烫伤疤痕开始隐隐作痛——离家第二年,庆庆在烧烤摊跟人打架,我替他挡了烧红的铁钳。

北京西郊的网吧里,庆庆蜷缩在最后一排。他面前的泡面早就凉了,屏幕上正播放着同一条新闻。我推开门时,他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抖了一下,右手下意识摸向左边空荡荡的袖管——三年前那场车祸带走了他的左臂。

"哥..."他声音哑得不成样子,"姑父说爸是触电..."

我拽起他就往外走。公交车上,庆庆盯着窗外闪过的广告牌,突然说:"那年端午节,爸是因为发现我偷了学费去上网才发火的。"

夜色笼罩的出租屋里,我们翻出珍藏多年的老照片。照片上母亲还活着,父亲抱着五岁的庆庆,我举着新买的足球站在旁边。那是我们家最后一张全家福。

第二天清晨,姑姑程红梅的电话惊醒了我。"丙丙!"她哭得喘不上气,"你爸走前最后句话是让我找到你们..."

火车穿过华北平原时,庆庆靠在我肩上睡着了。他右手里攥着父亲在他十岁生日时送的小木雕,这些年一直带在身上。

老家的院墙比记忆中矮了许多。姑父蹲在门口抽烟,见到我们时烟头掉在了裤子上都没察觉。他跑过来一把抱住我们,身上还是那股熟悉的旱烟味。

"进屋吧..."他揉着通红的眼睛,"你爸等着呢。"

灵堂设在堂屋,父亲的遗照前摆着两碗已经凉透的饺子——他生前最爱吃的韭菜馅。姑姑扑上来捶打我的胸口:"死小子!十年啊!你爸住院三次都没敢换电话号码..."

夜深人静时,姑父拿出一个铁盒。"你爸留下的。"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汇款单存根,从我们离家第二个月开始,每月15号准时往我旧卡里打800块钱,直到上个月。

"他总说你们在北京不容易..."姑父的声音哽咽了,"后来查出肺癌也不让告诉你们,说别耽误你们工作。"

庆庆突然冲出门去。我在后院柴房找到他时,他正抱着父亲那辆老永久自行车哭得撕心裂肺。车把上缠着褪色的红布条——小时候父亲常骑车带我们去镇上赶集。

出殡那天,我和庆庆抬着父亲的棺材。路过村口小卖部时,老板娘追出来塞给我们一包大前门:"你爸每回来买烟,都站在门口看半天北京方向..."

下葬后整理遗物,我在父亲枕头下发现本泛黄的日记。最后一页写着:"今天又梦到俩小子了,丙丙该娶媳妇了,庆庆最爱吃甜的,记得往棺材里放包大白兔..."

56万赔偿金到账那天,我和庆庆去了镇上银行。出来时,庆庆空荡荡的左袖管在风中飘着,右手紧攥着存折。"哥,"他望着街对面的网吧,"我想把爸的老屋翻新一下。"

我点点头,手机里是刚订好的返京车票。这一次,我知道回家的路该怎么走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秋宁说

秋宁说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