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消防系统解密:军巡铺制度如何实现「防火物联网」

历史文化点 6天前 阅读数 0 #推荐

你能想象吗?在千年前的宋代,就有一套超厉害的消防系统,简直就是古代版的 “防火物联网”!今天,咱就一起穿越回宋朝,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宋代那时候,城市发展得可热闹了,商业繁荣,人口密集。就拿都城开封来说,那可是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会,到处都是土木结构的房屋,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再加上市场兴起,宵禁没那么严,夜市热闹非凡,居民烧柴用火量大大增加。而且,当时还有占道经营的 “侵街现象”,每一个酒店门口都用竹子木头搭建起欢门彩楼做广告。这热闹归热闹,可消防压力却大得吓人呐!据史书记载,宋朝时期发生的大型火灾就有两百多起,东京开封就占了四十多起。北宋真宗年间,东宫荣王府那场大火,连烧一天两夜,2000 余间房屋被烧毁,因救火牺牲的人数超千人,北宋国库里积攒数十年的财物也化为乌有,损失惨重啊!

面对这么严峻的火灾形势,宋朝官府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很快就搞出了一系列从 “防火” 到 “灭火” 的举措,这其中,军巡铺制度尤为亮眼。

军巡铺,就好比是现在的小型消防站,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这些军巡铺可不是随便设置的,那都是经过精心规划,确保能快速覆盖到城市的每一处。每个军巡铺里都有几个 “铺兵”,他们可都是专业的消防人员哦。这些铺兵时刻保持警惕,昼夜巡逻,眼睛像探照灯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引发火灾的蛛丝马迹。他们手里还拿着各种消防工具,像水桶、水囊、火钩、火镰等等,装备相当齐全。这就好比现代消防队员带着先进的灭火设备随时待命,一旦有情况,就能立刻行动。

要是发现火情了,这些铺兵就会迅速发出警报。那他们怎么报警呢?原来,宋代还有个望火楼,这可是消防系统的重要一环。望火楼一般都建在全城的高处,有 30 尺多高,差不多相当于现在 4 层楼的高度。士兵站在上面,整个城市尽收眼底,就像一个监控中心。一旦看到哪里起火,望火楼上的士兵就会赶紧通过旗语通知大家。比如说,以皇城大门朝天门为界,白天发现城内有火情,就举三面旗;皇城外按距离远近,依次举两面和一面旗;晚上则用灯笼代替旗帜。这一套报警系统,是不是很巧妙?就像现在我们用的智能报警设备,能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

警报一响,军巡铺的铺兵们就会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奔赴火灾现场。他们可不是瞎冲,而是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灭火行动。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提水灭火,有的负责用工具拆除周围易燃的建筑,防止火势蔓延,配合得相当默契。这跟现代消防团队的协作灭火是不是很像?而且,官府还为他们配备了云梯车等先进装备,要是有人被困在高处,就能及时救援。

除了灭火,宋代官府还知道 “防患于未然” 的道理。从宋朝中叶开始,就对侵占街道的违规建筑罚款,严格规定百姓用火和熄火时间,还普及日常防火宣传呢。2022 年,开封市中心州桥及汴河遗址考古发掘时,出土的宋代船灯残片上就印有 “慎火亭水” 四字,这可是我国最早的消防宣传标语啊!

你看,宋代的军巡铺制度,从巡逻预警,到快速响应,再到灭火救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不就像现代的 “防火物联网” 吗?它把整个城市的防火工作串联起来,让火灾防控变得更高效。

不得不说,咱老祖宗的智慧真是太牛啦!宋代的消防系统在当时的条件下,做到了如此完善,为城市的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让我们看到,古人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有着怎样的创造力和应对能力。今天,当我们享受着现代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别忘了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力量。

好啦,今天关于宋代军巡铺制度的分享就到这儿啦。希望大家能从这段历史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也记得给我点赞关注哟,愿点赞关注的你发大财,咱们下期再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历史文化点

历史文化点

历史文化点和你一起聊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