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对美加税50%,欧盟紧跟加25%,特朗普一觉醒来天塌了

叨哔叨了 1天前 阅读数 4 #体育

文/编辑 叨哔叨了

中方反制持续加码,欧盟也趁乱掺和一脚。

2025年4月10日。

昨天还大言不惭“等中方电话”的特朗普。

一觉醒来天都塌了。

眼看中方态度持续强硬。

曾经的盟友纷纷倒戈。

特朗普如今怕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本来加关税是为了发展美国本土经济。

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如今中方坚持不给台阶,27国纷纷吃瓜看笑话。

这次的关税闹剧又该如何收场呢?

中美关税博弈再度升级

2025年4月。

全球贸易格局因中美双方的关税博弈而剧烈震荡。

美国率先对中国战略产业加征“史无前例”的高关税。

中国迅速对等反制,欧盟紧随其后加入“反美阵营”。

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贸易战正深刻冲击全球供应链与经济稳定。

4月8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向中国发出“24小时最后通牒”。

要求中方取消对美34%的报复性关税。

否则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华加征50%的额外关税。

叠加此前税率后总关税高达104%。

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看似 “强硬”。

实则引发美国国内强烈反噬。

进口商品价格飙升加剧通胀。

特斯拉、波音等巨头股价暴跌,企业纷纷呼吁政府 “停止玩火”。

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

每年进口量占美国出口的60%以上。

高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农场主损失惨重。

中西部农场主的抗议声浪高涨。

中期选举临近,共和党内对特朗普激进政策的分歧日益公开。

为缓和矛盾,特朗普罕见连发7条推文呼吁 “冷静”。

并暗示愿意谈判,但仍坚持 “中国与欧盟必须先让步” 的前提。

暴露其 “边打边谈” 的投机心态。

可这次中国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

不仅没有像特朗普想象中那样紧急来电求和。

反而大手一挥来了个 “对等回应”“以牙还牙”。

4月9日。

中方宣布将美国输华商品关税对等提高50%,直接从34%提升至84%。

同时启动了多线反击。

先是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违反规则。

接着将12 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禁止向它们出口敏感技术产品。

同时,6家美国企业被列入 “不可靠实体清单”,限制其在华业务。

这招直接打中了美国的 “七寸”。

这下子,就连特朗普背后的金主马斯克都看不下去了。

作为美国知名车企特斯拉的创始人。

马斯克的产业因为股市的动荡持续缩水。

气的他直接在社交账号上大骂白宫的贸易顾问是“白痴”。

并多次建议特朗普三思而后行。

可特朗普显然听不进去。

在全球舆论进一步发酵之后。

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了。

4月9日深夜。

特朗普通过个人账号宣布,对华关税税率从104%飙升至125%。

创下现代贸易史最高纪录。

同时还透露,目前已经有75个国家联系了他准备谈判。

而他也准备礼尚往来。

给予这些国家一些关税优惠政策。

比如降低10%的互惠关税,甚至免征关税90天。

试图用这种方式分化国际反制阵营。

可令特朗普没想到的是。

他前脚刚刚在社媒上“虚张声势”了一把。

后脚就被曾经的盟友“欧盟”狠狠打了脸。

欧盟一出手,原本剑拔弩张的谈判桌,瞬间再次乱成了一锅粥。

欧盟加入战场,宣布对美涨税25%

2025年4月9日。

在中美关税博弈如火如荼之际。

美国的前任盟友欧盟突然宣布加入“战局”。

不过这次他们却没和美国站在一起。

反而宣布要和中国一起“反制”。

对美国进口商品分阶段加征最高25%的关税。

欧盟这次的关税加码堪称温水煮青蛙,是个长达半年的长战线。

第一阶段的涨税预计在4月15日开始生效。

主要涨税对象是美国的哈雷摩托车、威士忌、钻石等商品,总价值约80亿欧元。

而这些商品主要产自特朗普的 “票仓”—— 美国中西部和南部。

比如哈雷摩托总部在威斯康星州。

那里是2024年大选特朗普险胜的关键地区。

一旦这里的关税飙升,那么对特朗普的支持率一定是重大的打击。

第二波涨税在一个月以后。

欧盟计划在今年5月15日将涨税范围扩大到汽车、机械等 210 亿欧元商品。

如果美方仍旧一意孤行。

那么欧盟预计在今年年底进行第三波涨税。

而12月份的涨税对象则是美国大豆、坚果等农产品。

而这些农场主正是特朗普的 “铁票”。

要知道,欧美过去可是穿一条裤子的。

怎么这次,老朋友之间却内讧了呢?

说到底还是美国这次的关税大棒太不近人情。

一棒子打醒了欧盟各国的“美国梦”。

美国这波说是关税谈判,其实是单方面的“关税霸凌”。

随后又威胁对汽车、药品等关键领域加税。

这直接冲击了德国汽车出口、法国葡萄酒等支柱产业。

更让欧盟愤怒的是。

特朗普要求欧盟必须购买3500亿美元美国能源才能获得关税减免。

欧盟意识到,如果不反击,多边贸易规则将彻底失效。

而就在此时,中国主动释放善意。

4月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官员通话。

承诺扩大开放、加强中欧汽车产业合作。

2024 年中欧贸易额已达7000亿欧元。

若进一步深化合作,可弥 补对美出口损失。

从如今的战局来看。

中方显然准备联合新盟友和美国来场“长期战”。

大家在感叹祖国腰杆硬的同时,却也提出了不少担忧。

都说神仙打架,人间遭殃。

如此不计后果的互相报复。

会不会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呢?

美国民众如今已经开始疯狂囤货,中国老百姓又该如何应对呢?

牵一发而动全身,普通人应如何应对?

从短期来看。

这场关税博弈确实会给普通人和各行各业造成阵痛和影响。

比如美国是中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重要进口来源。

关税上涨后,这些农产品应该也会随之涨价。

导致豆油、饲料成本增加。

所以猪、鸡等肉类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同时页岩油、天然气也会因为进口受限而涨价。

所以汽油的价格可能也会再创新高。

连带着塑料制品的成本也会逐渐上升。

还有美系汽车、iPhone等电子产品也可能随之涨价。

不过目前国内的汽车和电子产品也都做的非常不错。

农产品方面,咱们更是传统大国,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至于大豆、玉米等长期依赖进口的大宗农产品。

我们也能转从巴西、阿根廷进口。

如果不执着于美国货。

这方面的涨价应该不会对普通人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因为关税的增长,一些外贸企业可能会收到影响。

沿海地区很多原本依赖美国市场的进出口企业可能会面临裁员和倒闭。

不过国家这些年一直在大力发展周边合作和一带一路。

这些企业完全可以转战东南亚、中东、欧洲市场。

我们作为普通人,其实不必太过担忧。

相比之下,这波关税战役,其实对美国老百姓和企业的冲击更大。

因为他们完全低估了中国制造的影响力。

在不知不觉间,中国制造已经偷偷渗透进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场关税战本质是两种发展方式的碰撞。

美国试图用“旧规则”维持霸权。

中国则以科技创新和多边合作突围。

短期看,双方民众和企业都将承受阵痛。

长期看,胜负取决于谁能更快重构产业链、突破技术瓶颈。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消费习惯、提升技能、优化资产配置减轻冲击。

正如老话所说:祸兮福所依,危机亦是转机。

国产替代加速、新兴行业崛起等变化也可能带来新的机遇。

保持理性、灵活应对,是普通人在这场博弈中“守住钱袋子”的关键。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欧盟投票通过对美征收25%关税反制措施.光明网.2025-04-10

中国坚决反制美滥施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环球网.2025-04-07

坚决反制!中方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中国青年网.2025-04-10

特朗普最新发文,省流:再提升对中国关税至125%.新浪财经.2025-04-10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视频会谈.中新经纬.2025-04-10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叨哔叨了

叨哔叨了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