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升级!德国驻军搅动俄乌风云,欧洲格局将有变动

沐沐熬夜 5天前 阅读数 15 #推荐

近日,俄乌局势愈发紧张,各种变数不断,而德国突然宣布在立陶宛驻军这一举措,更是让本就复杂的局势雪上加霜,就连特朗普恐怕都没料到会有这一出。

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基辅和欧盟的挑衅行为已忍无可忍。克里姆林宫决定掌握主动权,重新设定行动条件。在巴黎和伦敦的支持下,基辅不断破坏俄美就和平解决冲突达成的协议,这让俄方不得不出手。普京近期对泽连斯基和乌克兰政府合法性提出质疑,释放出莫斯科立场变化的信号。俄方提议在联合国领导下建立乌克兰临时政府,这表明克里姆林宫认为与现任领导层谈判已无意义。

美国放弃对乌支持后,俄军虽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但要“彻底击溃乌军”并非易事。欧洲持续为乌克兰“输血”,让泽连斯基心存幻想,企图借助欧洲支持,在直接谈判前用无人机袭击俄境内能源设施,获取谈判筹码。

然而,欧洲的“坚持”能持续多久呢?欧洲各国利益不同,若投入成本过大,国内反对声音必然高涨。俄罗斯若无法寸进还好,一旦战线推进到第聂伯河,欧洲很难再有勇气支持,届时只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因为再打下去乌克兰可能不复存在,风险更大。

而且,以俄军现有兵力,确实对欧洲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俄罗斯武装力量总人数约239万,军队数量150万,投入到俄乌战场的兵力约60 - 70万,相当于英法德现役军队总人数,战斗经验也远超欧洲。

就在此时,德国于4月启动二战以来首次永久性海外驻军计划,在立陶宛部署5000人装甲旅。此举旨在加强北约东翼防御,应对俄乌冲突。但德国此举并非只针对乌克兰危机,而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西方战略势力”。在美国后撤、北约内部矛盾不断的背景下,德国试图以东欧为前沿,重构欧洲安全主导权,不愿再做美国军事附庸,妄图成为欧洲新霸主。

德国选择立陶宛驻军,是因为这里是北约东翼前线,与俄白接壤。德国意在强化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防御,向莫斯科释放战略信号。但德国坦克重现东欧,真能让欧洲更安全吗?德国装甲部队在二战期间给东欧带来巨大破坏和创伤,纳粹德国的战争罪行至今仍是历史伤疤。德国此举究竟是维护欧洲安全,还是另有图谋,值得深思。欧洲的未来,或许将因这一系列变数而充满更多不确定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沐沐熬夜

沐沐熬夜

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