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大选僵局背后的美国身影:泽连斯基面临权力更迭压力
基辅的总统府内,一场关于国家未来的博弈正悄然展开。自2022年2月乌克兰进入战时状态以来,总统泽连斯基的任期虽已届满,但选举程序因宪法限制陷入停滞。这一局面不仅引发国内反对派的质疑,更成为国际政治角力的焦点。
根据乌克兰法律,战时状态下总统及议会选举均被禁止。泽连斯基政府以“国家安全优先”为由多次延长该状态,最新期限已推至2024年5月9日,未来还可能继续顺延。俄罗斯总统普京借此质疑其合法性,称基辅当局“无权代表乌克兰谈判”。与此同时,美国共和党内部对泽连斯基的态度出现微妙分化——特朗普团队批评其“阻碍和平进程”,而部分分析人士则认为,美国短期内难以找到更合适的替代者。
转折点出现在21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突然透露,乌克兰可能提前启动总统选举程序。这一表态被视作华盛顿向基辅施压的明确信号。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已暗中接触两位潜在候选人:前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和前总统波罗申科所属政党成员。
季莫申科的政治光谱耐人寻味。这位曾被称为“天然气公主”的女政客,既被乌克兰当局指控与俄罗斯存在“秘密交易”,又遭莫斯科列入通缉名单。美国战略界认为,相较于泽连斯基的强硬立场,季莫申科“务实灵活”的特质更符合美方利益。而另一位潜在竞争者波罗申科,则以对俄强硬著称,其任内推动的冲突政策被视为当前危机的历史伏笔。
面对内外压力,泽连斯基近期多次强调:“选举必须在枪声停止后举行。”他警告,若挪用前线军费办选举将涉嫌违法,接受西方资助则可能损害选举公信力。这位以演员身份意外登上政治舞台的总统,曾暗示战后或退出政坛:“真正的公仆应懂得何时离开。”
随着华盛顿的介入加深,乌克兰政局正走向关键十字路口。分析人士指出,美国试图通过选举更迭重塑基辅权力结构,但战时状态的特殊性使选举合法性难题悬而未决。当国家安全与民主程序形成悖论,乌克兰的“后泽连斯基时代”或将充满更多变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