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前,我军也面临曹操赤壁之战时的四大困境,甚至更加严重
1700多年前,集军事家、文学家等诸多头衔于一身的曹操统帅20万大军顺江而下,意图攻伐割据江东的孙权集团,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江东方面迎战的虽然仅3万人,却在水军都督周瑜指挥下在赤壁以少胜多,杀得曹家舟船尽毁,士卒死伤大半。随后,天下呈现三国鼎立之势,曹操至死也未能完成全国统一。
赤壁大战前,周瑜就预言曹操大军“虽多必败”,并分析出曹操所面临的四大困境:
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
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
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三忌也;
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
无独有偶,目前云集长江北岸的解放军部队,也面临曹操的这些困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
当年曹操南下江东,但背后还有广大西北地区尚未平定,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割据西凉地区的军阀——马腾、韩遂。今天,国民党军也同样占据着西北各省,其中,以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实力最强,拥兵近20万;还有青海省主席马步芳、宁夏省主席马鸿逵之流,都各自统辖着数万骑兵。
1949年6月青岛才解放
此外,国民党军在华北、中原地区还占据着多个重要据点。其中,在绥远一带,还有省主席董其武指挥的7万大军,其中不少是久经战火考验的骑兵;在山西,不仅省会太原有第2战区司令阎锡山的8万守军,晋北重镇大同还有第33军275师等部,约17000人。在河南省,黄河北岸的安阳、新乡仍被敌人占据,守军总兵力超过3万人;在山东省青岛港,除了国民党军第11绥靖区刘安祺所部2个军5万余人外,还驻扎着美国海军20余艘大型舰艇和至少4个营的海军陆战队。
刘琮降曹
北军不熟水战
当年的曹操大军的确多是北方人,擅长骑兵作战,不熟悉驾船水战。但曹操好歹刚刚降服了荆州,麾下还有数万成建制的荆州水师可用。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常年在太行山一带对日寇作战,许多官兵只有南下大别山时才坐过几次船;华东野战军虽然有江南新四军的底子,但大部分官兵都是山东野战军合并过来的“旱鸭子”,听说“长江长,长江宽,燕子也得飞三天”的歌谣后,心中也是惴惴不安。
曹操占据荆襄九郡
后勤补给方面
曹操大军仅仅是“马无藁草”,但他们毕竟刚刚轻易拿下了富庶安定的荆襄九郡,其中仅江陵城一地储存的粮食财帛就足够保障大军供给。反观解放军方面,几乎没有哪座大城市能够传檄而定,能够直接缴获大批粮食的机会更是难得。但仅华东野战军参加渡江战役的官兵和民工就超过百万之众,每月要消耗6000万斤粮食,到渡江战役时就需3亿斤,但各大根据地勒紧裤腰带也仅筹集到1.8亿斤,让有上亿斤的缺口。此外,“烧柴很少,马草也不够”。
根据地军民全力支前
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
这是当年最让曹操头疼的问题,也同样困扰参与渡江作战的解放军部队。不仅是先期渡江中原、华东野战军,还有随后在长江中游的渡江的东北野战军部队,都因水土不服和炎热气候,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减员,从平津地区长途跋涉而来的东北野战军减员最为严重,因为他们多是东北人,长期生活在干燥凉爽的东北地区,对潮湿燥热的南方气候非常不适应,也普遍吃不惯南方的大米,甚至不懂得如何脱壳、烹煮,导致本就水土不服的战士又因为吃不好饭而影响体力。
我军战前苦练驾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