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第一!CT是早发现有效手段,AI可辅助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周学津 王卓)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肺癌在男、女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顺位中均位居首位。2022年肺癌新发病例106.06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2.0%;死亡病例73.33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8.5%。

“早筛、早诊、早治是肺癌防治的关键。对于有职业暴露史、直系亲属有肺癌病史、长期吸烟等高危人群来说,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很有必要。”4月15日,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目前,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有效手段,它能够发现肺部微小结节,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与常规CT相比,低剂量螺旋CT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但仍能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图像。”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肺癌应尽早诊断并及时接受规范化治疗。肺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结合病理学检查。4月15日,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胡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一旦发现肺部的可疑病变,需要及时进行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对于早期肺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且治愈率较高。对于中晚期肺癌,科学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对于肺癌防治来说,它们能起到哪些作用?胡洋认为,AI在影像学诊断方面表现出色,可以辅助医生分析胸部CT图像,帮助发现微小的肺结节,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病例数据,为医生提供诊断建议,减少误诊和漏诊。
在胡洋看来,尽管AI在肺癌防治中具有诸多优势,但它不能完全替代医生的专业判断。“医生的经验和诊疗思维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仍然起着决定性作用。AI更多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帮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