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中国男子在尼泊尔娶20岁当地女孩:时间与付出终获回报
37岁的阿天来自江西,多年寻觅另一半却始终未果。
眼看年岁渐长,他开始对国内的婚恋市场感到失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闻在尼泊尔,一个被称为“女儿国”的地方,找到伴侣的机会或许更大。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阿天揣着五万块钱,踏上了前往尼泊尔第二大城市博卡拉的旅程。
朋友接待了阿天,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为他提供了一些建议。
朋友鼓励他主动出击,去认识一些当地的女孩。
尽管阿天会说英语,与当地年轻人沟通不成问题,但他在公园和湖边尝试搭讪了几位女孩,都无功而返,甚至连联系方式都没能要到。
朋友见状,建议阿天去市郊的农村地区碰碰运气,或许在那里能遇到有缘人。
第二天,阿天来到一个宁静的村庄。
在一户人家门外,他被一只奇特的蜥蜴吸引,正拿出手机拍照时,一位女孩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女孩名叫朱迪,19岁,好奇地询问阿天的来意。
阿天解释了自己的情况,并说明自己是来尼泊尔旅游的中国游客。
简单的交谈后,阿天提出想去朱迪家喝口水,得到了女孩的允许。
在朱迪家,他见到了朱迪的妈妈。
喝完水后,阿天热情地提出第二天带些食物来为朱迪一家做饭,体验一下尼泊尔当地的生活。
朱迪和妈妈商量后,欣然同意了阿天的请求。
第二天,阿天在朋友的指导下,购买了丰富的食材和零食,再次来到朱迪家。
这次,朱迪的爸爸也在家。
阿天注意到朱迪爸爸正在使用手机,但信号似乎不太好,家里也没有WiFi。
于是,他主动提出帮忙安装WiFi,并得到了朱迪父母的同意。
为了尽快完成安装,第二天,阿天和朋友以及朋友的尼泊尔妻子一同来到朱迪家,联系电信公司派人上门安装。
安装费用由阿天承担。
朱迪的父母对阿天的举动非常感激,特意准备了火鸡面来招待阿天和他的朋友们。
席间,朋友的妻子向朱迪一家说明了阿天来尼泊尔的目的,除了旅游,也想寻找一位合适的伴侣。
此后,阿天几乎每天都去朱迪家,每次都带着礼物。
他发现朱迪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女孩,承担着家里所有的洗衣工作。
由于取水点距离较远,朱迪需要经常背水,长此以往,她的背部也略微有些驼背。
阿天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为了追求朱迪,阿天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他为朱迪的妈妈买了一部新手机,这让朱迪妈妈非常感动。
由于朱迪家家规严格,两人很少有机会单独相处。
即使一家人上山干活,朱迪也必须跟着,而阿天为了表现自己,也总是主动帮忙一起干活。
在尼泊尔,饮用水资源匮乏,人们需要到很远的地方背水,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一次,阿天无意中听到朱迪爸爸的感叹,如果能有一个水塔,就不用再辛苦地背水了。
但建造一个水塔的费用相当于当地人几个月的工资,对朱迪一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阿天听后,半开玩笑地表示愿意出资建造水塔,条件是建成后,朱迪爸爸将女儿嫁给他。
朱迪的父母听后笑着答应了。
第二天,阿天立刻前往市场购买了一个能装一吨的大水桶,并请人帮忙运送和安装。
尼泊尔人的工作效率相对较慢,安装水塔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加上购买水桶的费用和工人的工钱,以及这段时间的生活开销,阿天一共花费了将近一万元人民币。
水塔建成后,朱迪的父母也信守承诺,不再限制阿天和朱迪的交往。
两人终于可以自由地外出,享受彼此的陪伴,阿天也为此感到欣喜。
国庆节期间,阿天应朋友的邀请前往首都加德满都参加国庆庆祝活动。
在加德满都待了一个星期后,阿天原本计划再玩一个星期才回博卡拉,但朱迪每天的电话让他改变了主意。
没想到,朱迪竟然独自一人坐了九个小时的车来到加德满都,两人终于正式住在一起了。
朱迪看到阿天穿着印有中国字的国庆纪念T恤,非常喜欢。
阿天见状,便将T恤脱下来送给朱迪穿。
朱迪穿上后爱不释手,舍不得脱下来。
回到博卡拉后,阿天为朱迪的父母分别购买了项链,并在他们面前郑重地为朱迪戴上了戒指。
没有繁琐的彩礼、盛大的婚礼和热闹的酒席,两人就这样简单地结为夫妻。
阿天常常感叹,一个水塔换来一个妻子,在尼泊尔,年龄真的不是问题。
阿天和朱迪的爱情故事,跨越了国界和年龄的差异,最终修成正果。
这段姻缘的背后,是阿天真诚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
那么,您认为在跨国婚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