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感叹:学校的工作已让人无法承受,老师已身心俱疲
一位来自天津的老师发文,称现在学校的工作已经让人无法承受,老师被折磨得身心俱疲。
这位老师表示,开学以来,老师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听课评课,而领导推崇的校级、片级、中心校级、市级教研更是让老师陷入了混乱、不知所措。这位老师认为,教研本身不是问题,但频率太高就给老师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所学校师资本就有限,为了教研需要不断调整课程,使得老师如同陀螺般不停地旋转。
这样的工作节奏让老师疲惫不堪,最后这位老师发出了灵魂拷问:何时才能摆脱这些繁文缛节,将形式主义的束缚一扫而光?这种老师心酸的遭遇,何时能够终结?
可以说,这位老师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大部分老师开学以来的工作现状。这样的现状无疑让人感到担忧。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活动,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而老师则是教育活动的关键,老师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但现实中,大部分一线老师都已经感到身心疲惫,他们很难将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这势必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其实,让老师身心疲惫的并不是教学任务,而是花样百出的形式主义和层出不穷的非教学任务。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差培优等都是老师的本职工作,再辛苦再累都是应该的,但批改作业要写批改记录、辅差培优也要写辅差培优记录这些形式主义的工作才真的让老师苦不堪言。更重要的是,形式主义工作并不只有这些,万事留痕才是最大的形式主义,除此之外,备课、开会、考核、检查、教学等都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淖。
不仅仅是形式主义,非教学任务也是造成老师身心俱疲的重要原因。在很多人眼里,老师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创文的时候,老师是志愿者;扶贫的时候,老师成了扶贫工作人员;催缴医保时,老师又成了医保人员……这些非教学任务大量涌进校园,挤占了老师的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非教学任务往往都是所谓的政治任务,其重要程度都在教学工作之上,用某些领导的话说就是“课可以不上,但政治任务必须完成,否则后果自负”。
老师这样的工作现状无疑是不健康的,必须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教育部门要给予老师更多的支持,减少形式主义的检查和考核,挡住非教学任务,让老师能安心教书。其次,学校也要减少形式主义的工作安排,合理规划教研的时间和频率,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最后,社会也要关注老师的工作困境,通过宣传让更多人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
形式主义和非教学任务进校园不仅让老师难以承受,更是会让教育逐渐偏离本质,因此必须引起重视。最后,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能采取措施改变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让教育回归本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